APP下載
陳三歲
于2023-07-10 10:23 發(fā)布 ??630次瀏覽
郭老師
職稱: 初級會計師
2023-07-10 10:23
可以的,可以這么做的。是的。
陳三歲 追問
2023-07-10 10:55
那一般小規(guī)模到第三個月的時候月末需要計提附加稅金嗎,需要計提免交增值稅的金額嗎
郭老師 解答
2023-07-10 10:56
不需要的,免交的增值稅不需要繳納附加稅
2023-07-10 11:01
就是一個季度未超過30萬,不需要計提附加稅,免交的增值稅也不需要做賬嗎
2023-07-10 11:04
免交的增值稅需要結(jié)轉(zhuǎn)到營業(yè)外收入,免交的附加稅不用做賬務(wù)處理。
2023-07-10 11:05
免交的增值稅額怎么計算呀,是開除的發(fā)票上的稅額合計嗎
2023-07-10 11:12
不含稅的金額乘以3%。按照這個來。
2023-07-10 11:19
開普票金額是1%的,也是不含稅的金額乘以3%的稅額做賬嗎
是的,對的是的對的是的。
2023-07-10 11:26
不應(yīng)該是按照一個季度應(yīng)交增值稅的貸方余額入賬嗎
2023-07-10 11:30
不應(yīng)該,因為系統(tǒng)默認(rèn)的是3%,它不1%的。
2023-07-10 13:20
那給員工發(fā)放購物卡福利怎么做賬啊
2023-07-10 13:24
借管理費用福利費貸應(yīng)付職工薪酬福利費借應(yīng)付職工薪酬福利費貸銀行
2023-07-10 13:30
直接購買的購物卡呢,怎么入賬,購物卡的金額需要計入工資一起核算個人所得稅嗎
2023-07-10 13:33
好,你買來支教用途的,你直接做福利費就可以的,申報個稅的時候和工資一塊兒申報,需要交個稅。
你買來知道用途的,直接做福利費就可以。
2023-07-10 13:53
那就不用計入預(yù)付賬款了,直接計入管理費用是吧,當(dāng)月的工資還沒發(fā)放,下月才發(fā),是不是就先沖減購物卡部分的職工薪酬啊
2023-07-10 13:56
對的,是的,是這么做的。
2023-07-10 14:05
可不可以直接借管理費用福利費貸銀行存款呢
2023-07-10 14:08
不可以的,必須通過應(yīng)付職工薪酬。
2023-07-10 14:18
報個稅只報了工資部分會有影響嗎
2023-07-10 14:21
購買購物卡的費用對方提供了發(fā)票的
有影響的,你們單位少給人家交了稅款。福利費的,你沒有給他代扣代繳,不允許抵扣所得稅的。
微信里點“發(fā)現(xiàn)”,掃一下
二維碼便可將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計提工資怎么算阿
答: 你好; 你工資表 是好多金額的;? ? 你工作表有做出來沒? ?
計提工資數(shù)是應(yīng)發(fā)數(shù)還是實發(fā)數(shù)
答: 同學(xué)您好,計提工資數(shù)是應(yīng)發(fā)數(shù)
報考2022年中級會計職稱對學(xué)歷有什么要求?
答: 報名中級資格考試,除具備基本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計提工資,摘要直接寫計提工資可以嗎?
答: 您好,這個是可以的呢
老師好!每個月計提工資和不計提有什么不同嗎?
討論
老師,如果計提工資多了怎么操作?
月末計提工資,用什么做附件。?
怎樣計提工資,怎樣分個人與公司部分
計提工資時需要什么附件呢
郭老師 | 官方答疑老師
職稱:初級會計師
★ 4.99 解題: 709782 個
應(yīng)網(wǎng)絡(luò)實名制要求,完成實名認(rèn)證后才可以發(fā)表文章視頻等內(nèi)容,以保護賬號安全。 (點擊去認(rèn)證)
陳三歲 追問
2023-07-10 10:55
郭老師 解答
2023-07-10 10:56
陳三歲 追問
2023-07-10 11:01
郭老師 解答
2023-07-10 11:04
陳三歲 追問
2023-07-10 11:05
郭老師 解答
2023-07-10 11:12
陳三歲 追問
2023-07-10 11:19
郭老師 解答
2023-07-10 11:19
陳三歲 追問
2023-07-10 11:26
郭老師 解答
2023-07-10 11:30
陳三歲 追問
2023-07-10 13:20
郭老師 解答
2023-07-10 13:24
陳三歲 追問
2023-07-10 13:30
郭老師 解答
2023-07-10 13:33
郭老師 解答
2023-07-10 13:33
陳三歲 追問
2023-07-10 13:53
郭老師 解答
2023-07-10 13:56
陳三歲 追問
2023-07-10 14:05
郭老師 解答
2023-07-10 14:08
陳三歲 追問
2023-07-10 14:18
陳三歲 追問
2023-07-10 14:21
郭老師 解答
2023-07-10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