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讓和轉讓的有哪些區(qū)別?

2019-01-22 11:49 來源:網友分享
14699
出讓和轉讓的有哪些區(qū)別呢,為了可以讓大家更好地掌握這個知識點,小編整理了以下資料供大家參考和學習,詳情內容歡迎您參考如下的內容分析,不要錯過了小編的具體分析,歡迎閱讀本文.

出讓和轉讓的有哪些區(qū)別呢?

答:出讓一般是從國家到企業(yè)或者個人的情況;

轉讓一般是從取得土地使用權的企業(yè)/個人到其他企業(yè)/個人的過程.

土地出讓是指土地所有權人(國家)將土地一定年限的使用權有償轉移給集體或個人.俗稱土地一級市場.

土地轉染是指土地使用權人將土地剩余年限的使用權轉給其他集體或個人.俗稱土地二級市場.

區(qū)別很明顯了,就是國家把土地使用權出讓給某個集體或個人,該集體或個人獲得使用權后再轉移給別人就是轉讓.

劃撥土地和出讓土地的區(qū)別有哪些呢?

答:出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 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后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取得出讓土地使用權有以下幾個特征: (1)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償?shù)?土地使用者取得一定年限內的土地使用權應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國家憑借土地所有權取得的土地經濟效益,表現(xiàn)為一定年期內的地租,一般以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貨幣為表現(xiàn)形式. (2)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 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使用權的期限以出讓年限為限.出讓年限由出讓合同約定,但不得超過法律限定的最高年限. (3)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一種物權.土地使用權出讓是以土地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分離為基礎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后,在出讓期限內受讓人實際享有對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其使用權在使用年限內可以依法轉讓、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經濟活動,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

土地使用權出讓程序:

由于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形式有三種,即協(xié)議出讓、招標出讓和拍賣出讓,所以出讓的程序也各不相同.

協(xié)議出讓土地使用權的程序是:

(1)用地者向政府申請取得出讓土地使用權.

(2)用地申請經政府同意后,用地者與政府協(xié)商出讓土地的用地面積、使用年限、出讓地價等用地條件,雙方就有關內容達成一致后,草簽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3)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草簽完畢后,持有關材料,按審批管理的規(guī)定報有批準權限的政府批準出讓土地使用權.

(4)土地使用權受讓人按合同約定支付出讓金價款,政府按合同約定提供土地使用權.

(5)辦理土地登記的有關手續(xù).

出讓和轉讓的有哪些區(qū)別?

招標出讓土地使用權的程序是:

(1)準備招標文件,如招標書、投標書、土地使用和規(guī)劃條件等.

(2)發(fā)布招標公告.

(3)有意受讓人辦理競標手續(xù).

(4)政府確定中標人并簽訂出讓合同.

(5)中標人按合同約定支付出讓金并辦、理土地登記手續(xù).

拍賣土地使用權的程序是:

(1)準備拍賣文件.

(2)發(fā)布拍賣公告.

(3)有意受讓人索取有關文件,辦理競投手續(xù).

(4)在指定地點、時間競投.

(5)簽訂出讓合同.

(6)支付土地出讓金,辦理土地登記手續(xù).

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或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無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由此可見,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種基本形式:(1)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2)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土地使用者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也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是無償?shù)?也就是說無須繳納任何費用、支付任何經濟上的代價.

以上文章就是出讓和轉讓的區(qū)別,有所不明的地方,可以直接點擊小窗口,與會計學堂的答疑老師進行提問咨詢,針對你的問題準確解決哦.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問題
  • 出讓和轉讓有什么區(qū)別?

    出讓與轉讓都是財產所有權轉移的方式,但具體場景與方式有所不同。 出讓多用于土地使用權的轉移。比如政府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給企業(yè)或個人使用,這里的“出讓”是單向的,意味著土地使用權從國家轉移到受讓方手中,使用權期限固定。 而轉讓則更廣泛,涉及商品、資產、股權等多種形式。例如,公司之間可以相互轉讓產品、專利權等資產;股東之間可以轉讓持有的公司股份。這里的“轉讓”是雙向的,意味著所有權在雙方之間交換。 簡單來說,出讓側重于特定資源如土地的使用權轉移,而轉讓則涵蓋更廣泛的資產或權益交換。

  • 出讓和轉讓的區(qū)別,,,

    你好,(一)主體不同 出讓主體:國有土地所有者,即國家,由法律授權的縣以上人民政府予以具體實施; 轉讓主體: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 (二)行為性質不同 根據物權理論,出讓,他物權設定;轉讓:他物權轉移。 (三)轉移條件與程序不同 出讓條件無限制,簽訂出讓合同,繳出讓金,即可辦證;轉讓條件有限制,轉讓須經申請、審批或補辦出讓手續(xù),繳納稅費,方可登記過戶。

  • 出讓和轉讓有什么區(qū)別?謝謝

    出讓和轉讓是兩種不同的法律行為,它們在主體、行為性質、轉移條件與程序、交易市場及涉及的費用等方面存在顯著區(qū)別。具體如下: 主體不同 出讓的主體:國有土地所有者,即國家,由法律授權的縣以上人民政府具體實施。 轉讓的主體: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 行為性質不同 出讓的行為性質:他物權設定。 轉讓的行為性質:他物權轉移。 轉移條件與程序不同 出讓的條件:無限制,簽訂出讓合同并繳納出讓金后即可辦證。 轉讓的條件:有限制,需經申請、審批或補辦出讓手續(xù),并繳納相關稅費后方可登記過戶。 交易市場不同 出讓的市場:一級市場,由國家作為國有土地所有者壟斷。 轉讓的市場:二級市場,即符合法定條件的自由轉讓。 涉及的費用不同 出讓的主要費用:土地出讓金和土地證費。 轉讓的主要費用:一些稅費,如個人所得稅、收益稅等。 具體方式不同 出讓的方式:協(xié)議、招標、拍賣、掛牌。 轉讓的方式:出售、交換、贈與。 使用年限不同 出讓的使用年限:根據用途確定,居住用地七十年,工業(yè)用地五十年等。 轉讓的使用年限:通過轉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其使用年限為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guī)定的使用年限減去原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后的剩余年限。 法律依據不同 出讓的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相關規(guī)定。 轉讓的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等相關規(guī)定

  • 老師,出讓和轉讓有啥區(qū)別呢

    您好,出讓是國家機關轉讓土地使用權,

  • 這個企業(yè)產的商鋪轉讓給個人交哪些稅費,和私產有哪些區(qū)別

    你好,同學。 印花稅萬5 增值稅9% 附加稅增值稅的12% 土地增值稅 企業(yè)所得稅 私產 印花稅萬5 增值稅9% 附加稅增值稅的12% 土地增值稅 個人所得稅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