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題】
【案例2-20】F公司擬采用配股的方式進(jìn)行融資。假定2017年3月25日為配股除權(quán)登記日,現(xiàn)以公司2016年12月31日總股本5億股為基數(shù),擬每5股配1股。配股價格為配股說明書公布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收盤價平均值(10元股)的80%,即配股價格為8元/股。在所有股東均參與配股的情況下,配股后每股價格和每一份優(yōu)先配股權(quán)的價值如下:
高級會計實務(wù)
每份配股權(quán)價值(9.667-8)/5=0.333(元)
①如果某股東擁有5000萬股F公司股票,在該股東行使配股權(quán)并參與配股的情況下:
該股東配股后擁有股票總價值為9.667元/股×6000萬股=5.8(億元)
配股前擁有股票總價值為10元/股×5000萬股=5(億元)。
該股東花費8×1000萬股=8000(萬元)參與配股,持有股票價值增加了8000萬元,其財富沒有變化。
②如果該股東不參與配股,則:配股后股票的參考價格為(5億股×10元+9000萬股×8元)/(5億股十9000萬股)=9.6949(元/股),該股東配股后持有5000萬股的股票價值為9.6949元/股×5000萬股=4.84745(億元),因未行權(quán)而造成的財富損失了1525.5萬元(5億元-4.84745億元)。
【提問】
不參與配股,損失了?節(jié)省了?
老師,如果該股東不參與配股,雖然財富損失了1525.5萬元,但是卻節(jié)省了8000萬元配股價哦,這個不用考慮嗎?
【回答】
配股前后股票總價值的差,即其損失,并不需要考慮8000萬元配股價,因為根本沒有支付,也不會理解為是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