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盤點的方法有哪些?

2019-01-22 14:56 來源:網友分享
9655
存貨盤點是商品流通或制造企業(yè)的一項重要工作,關系到企業(yè)資產的安全.那么,存貨盤點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就由會計學堂小編為大家介紹下幾種比較常見的方法吧.

存貨盤點的方法有哪些?

答:1)實地盤存制

"實地盤存制"又稱"定期盤存制",是指企業(yè)平時只在賬簿中登記存貨的增加數,不記減少數,期末根據清點所得的實存數,計算本期存貨的減少數.使用這種方法平時的核算工作比較簡便,但不能隨時反映各種物資的收發(fā)結存情況,不能隨時結轉成本,并把物資的自然和人為短缺數隱含在發(fā)出數量之內;同時由于缺乏經常性資料,不便于對存貨進行計劃和控制,所以實地盤存制的實用性較差.通常僅適用于一些單位價值較低、自然損耗大、數量不穩(wěn)定、進出頻繁的特定貨物.

(2)永續(xù)盤存制

"永續(xù)盤存制"又稱"賬面盤存制",是指企業(yè)設置各種數量金額的存貨明細賬,根據有關憑證,逐日逐筆登記材料、產品、商品等的收發(fā)領退的數量和金額,隨時結出賬面結存數量和金額.采用永續(xù)盤存制,可隨時掌握各種存貨的收發(fā)、結存情況,有利于存貨管理.

存貨盤點的方法有哪些?

兩種盤點方法的優(yōu)缺點

1、實地盤存制的主要優(yōu)點是簡化存貨的日常核算工作,但加大了期末的工作量.不僅如此,實地盤存制由于平時不反映實際庫存存貨的數量和金額,只是在期末根據實地盤點后的實物數量再計價,所以其缺點有三:

(1)存貨數量只是根據實物盤存的結果,除盤存外的所有存貨,都被認為已售出而計作銷售成本.于是,由于各種偷竊、浪費、自然損耗等意外原因所發(fā)生的存貨短缺損失都隱含在正常的銷售成本之中.

(2)平時不對存貨的收、發(fā)、結存作明細記錄,因而不能反映各種存貨的收發(fā)結存情況,缺少可供決策的存貨數據,影響企業(yè)管理當局在存貨管理上的計劃和控制工作.

(3)實地盤存通常要分區(qū)、分塊、分組、定點、定人.盤點與復查要結合,要制備和編、訂票簽,編存貨清單.這在品種、規(guī)格十分繁雜的情況下,不僅影響正常的生產經營,而且盤點的準確性也很難保證.所以,實地盤存制的實用性較差,僅適用于那些自然消耗大、數量不穩(wěn)定的鮮活商品等.

2、永續(xù)盤存制的優(yōu)點是有利于加強對存貨的管理.在各種存貨明細記錄中,可以隨時反映每一存貨收入、發(fā)出和結存的狀態(tài).通過賬簿記錄中的賬面結存數,結合不定期的實地盤點,將實際盤存數與賬存數相核對,可以查明溢余或短缺的原因;通過賬簿記錄還可以隨時反映出存貨是否過多或不足,以便及時合理地組織貨源,加速資金周轉.

永續(xù)盤存制的缺點是存貨明細記錄的工作量較大,存貨品種規(guī)格繁多的企業(yè)更是如此.

以上就是今天關于"存貨盤點的方法有哪些"的全部解答,更多相關資訊可以通過會計學堂官網搜索得到,如果有其他問題需要資訊的,歡迎在線向我們的答疑老師進行提問.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問題
  • 存貨的計價方法有哪些?各種計價方法的優(yōu)缺點是什么

    計價方法: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 1.個別計價法(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 假設存貨具體項目的實物流轉與成本流轉相一致,按照各咱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fā)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扣批發(fā)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 個別計價法的成本計算準確,符合實際情況,但在存貨收發(fā)頻繁情況下,其發(fā)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較大。因此,這種方法適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制造的存貨以及提供的勞務,如珠寶、名畫等貴重物品。 2.先進先出法: 以先購入的存貨應先發(fā)出這樣一種存貨實物流動假設為前提,對發(fā)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 此方法可以隨時結轉存貨發(fā)出成本,但較繁瑣。如果存貨發(fā)收業(yè)務較多、且存貨單價不穩(wěn)定時,其工作量較大。 在物價持續(xù)上升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于市價,而發(fā)出成本偏低,會高估企業(yè)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yè)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3.月末加權一次平均法: 以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除以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計算發(fā)出存的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存貨成本 + 本月進貨存貨成本)÷(月初存貨數量+ 本月進貨存貨數量) 本月發(fā)出存貨成本 = 存貨單位成本 × 本月發(fā)出存貨數量 本月月末

  • 存貨的計量方法有哪些

    存貨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存貨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具體是: 1、加權平均法公式為: 加權平均單價=(期初結存存貨實際成本%2B本期收入存貨實際成本)/(期初結存存貨數量%2B本期收入存貨數量) 2、移動加權平均法公式為: 加權平均單價=(收入存貨前結存存貨實際成本%2B本期收入存貨實際成本)/(收入存貨前結存存貨數量%2B本期收入存貨數量) 本期發(fā)出存貨實際成本=本期發(fā)出存貨數量*加權平均單價 3、先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可以隨時結轉存貨發(fā)出成本,但較繁瑣;如果存貨收發(fā)業(yè)務較多、且存貨單價不穩(wěn)定時,其工作量較大。在物價持續(xù)上升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于市價,而發(fā)出成本偏低,利潤偏高。 4、個別計價法的成本計算準確符合實際情況,但在存貨收發(fā)頻繁情況下,其發(fā)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較大。

  • 存貨盤點遺漏影響哪些報表項目

    你好,利潤表的營業(yè)外科目,資產負債表的存貨科目

  • 存貨盤點必須由哪些人員在場參與

    對存貨、 固定資產清查盤點,資產的保管人(使用人)、資產的負責人、財務人員等必須在場

  • ?存貨盤虧的原因有哪些

    存貨盤虧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 1、報廢:由于原料質量不合格,或者生產過程中發(fā)生工藝問題,使得工廠產出的產品無法符合標準,只能報廢。 2、銷毀:按照公司的規(guī)定,某些特殊的原料或產品,在保質期到期之后,不能再使用,必須銷毀。 3、質量變化:由于倉庫環(huán)境條件不好,或者存儲過程中出現問題,導致原料或產品的質量發(fā)生變化,無法使用。 4、丟失:由于倉庫管理不善,或者倉庫環(huán)境條件不佳,導致部分原料和產品丟失。 5、損壞:由于運輸過程中惡劣的環(huán)境,或者無法正確打包,導致原料或產品損壞,無法使用。 拓展知識:通常情況下,存貨盤虧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一種原因是比較容易被忽視的,那就是人為因素。存貨盤虧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操作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比如記錄錯誤、計算錯誤、報銷錯誤等。 應用案例:某公司倉庫管理不善,倉庫內的原料和產品沒有得到有效的管理,這就導致了存貨盤虧,倉庫管理人員檢查之后發(fā)現,原來是倉庫內的人員記錄錯誤,報廢和銷毀的產品沒有及時記錄,導致了存貨盤虧。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公司對倉庫管理進行了改進,要求倉庫內的人員必須準確地記錄報廢和銷毀的產品,以避免出現存貨盤虧的情況。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