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稅預繳資產(chǎn)總額填錯怎么辦

2019-11-29 14:49 來源:網(wǎng)友分享
2214
不管是做什么,可能都會有出錯的時候,因此小編為大家介紹一個財務出錯比較多的問題:所得稅預繳資產(chǎn)總額填錯怎么辦?首先要卡有沒有提交,已經(jīng)提交了的話就需要到大廳去撤銷,具體的做法請看下文詳細的相關介紹!

所得稅預繳資產(chǎn)總額填錯怎么辦

建議先在網(wǎng)上撤消申報,再重新申報,如果不行的話,給專管員打電話,讓專管員給撤消,再重新申報,如果還不行,就需要到稅務局大廳窗口更正申報了,不過,一般情況下,季報錯誤不用處理的,畢竟是預繳企業(yè)所得稅的.

年度企業(yè)所得稅附表5資產(chǎn)總額填錯了怎樣辦?

年度企業(yè)所得稅附表5資產(chǎn)總額填錯了怎樣辦如果已申報的,現(xiàn)在可以去稅務申報大廳撤消申報,然后重新申報便可,如果還沒有提交的,自行修改數(shù)據(jù)后再提交.今年的所得稅匯算清繳還沒有到截止期,各位朋友要注意了,31日很快就到了,不要忘掉這個時間致使超期被罰款.

新版所得稅預繳申報表填報需要注意些什么?

查賬征收方式的納稅申報表填報

一、實行查賬征收,本年按實際利潤額預繳企業(yè)所得稅的小型微利企業(yè),預繳時填報《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2015年版)》(簡稱"a類預繳申報表").

"實際利潤額"為:按照企業(yè)會計制度、企業(yè)會計準則等國家會計規(guī)定核算的利潤總額+特定業(yè)務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不征稅收入和稅基減免應納稅所得額-固定資產(chǎn)加速折舊(扣除)調(diào)減額-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一)預繳時當期的累計實際利潤額不超過20萬元(含),享受減半征稅政策的納稅人,先填報《減免所得稅額明細表(附表3)》:第2行"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yè)"欄,填報"a類預繳申報表"第9行"實際利潤額"×15%的積;同時在附表3的第3行"減半征稅"欄填寫"實際利潤額"×10%的積.

預繳時累計實際利潤額超過20萬元的,應停止享受減半征稅優(yōu)惠政策而改按20%的稅率預繳企業(yè)所得稅.

(二)預繳時當期的累計實際利潤超過20萬元但不超過30萬(含),享受減低稅率政策的納稅人,在《減免所得稅額明細表(附表3)》第2行"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yè)"欄,填報"a類預繳申報表"第9行"實際利潤額"×5%的積.

(三)《減免所得稅額明細表(附表3)》第2行以及其他行次合計后的金額,即為按照稅收規(guī)定在當期實際享受的減免所得稅額,再填到"a類預繳申報表"第12行"減免所得稅額"的"本期金額"欄內(nèi).

二、實行查賬征收,本年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平均額預繳的小型微利企業(yè),預繳時填報"a類預繳申報表".

第19行"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累計金額"欄次內(nèi)填報上一納稅年度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本期金額"欄次內(nèi)不填金額.

第20行"本月(季)應納稅所得額":按月度預繳的納稅人,第20行"本期金額"=第19行×1/12;按季度預繳的納稅人,第20行"本期金額"=第19行×1/4.

(一)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低于20萬元(含),享受減半征稅政策的納稅人,全年可按減半征稅的優(yōu)惠政策預繳.先填報《減免所得稅額明細表(附表3)》:第2行"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yè)"欄內(nèi),填報"a類預繳申報表"第20行"本月(季)應納稅所得額"×15%的積;同時在附表3的第3行"減半征稅"欄內(nèi)填寫"a類預繳申報表"第20行"本月(季)應納稅所得額"×10%的積.

(二)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萬元但不超過30萬元(含)的,全年可按減低稅率的優(yōu)惠政策預繳,在《減免所得稅額明細表(附表3)》第2行"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yè)"金額欄內(nèi),填報"a類預繳申報表"第20行"本月(季)應納稅所得額"×5%的積.

(三)將《減免所得稅額明細表(附表3)》第2行與其他行次合計后的金額,作為按照稅收規(guī)定在當期實際享受的減免所得稅額,填報至"a類預繳申報表"第23行"減免所得稅額"的"本期金額"欄內(nèi).

所得稅預繳資產(chǎn)總額填錯怎么辦

核定征收方式的納稅申報表填報

一、實行核定征收且系核定應稅所得率的小型微利企業(yè),預繳申報和年度匯算清繳時填報《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月(季)度預繳和年度納稅申報表(b類,2015年版)》(簡稱"b類預繳申報表").納稅人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分為兩種方式:

第一種,按照收入總額核定應納稅所得額的納稅人:

第11行"應納稅所得額"=應稅收入額×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稅所得率;

第9行"應稅收入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

第1行"收入總額"為:本年度累計取得的各項收入金額;

第2行"不征稅收入"為:計入收入總額但屬于稅收規(guī)定不征稅的財政撥款、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yè)性收費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國務院規(guī)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第3行"免稅收入"為:納稅人計入利潤總額但屬于稅收規(guī)定免稅的收入或收益.包括:持有國務院財政部門發(fā)行的國債取得的利息收入;持有地方政府債券利息收入;本期發(fā)生的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yè)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不包括連續(xù)持有居民企業(yè)公開發(fā)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符合稅收規(guī)定的條件并依法履行登記手續(xù)的非營利組織取得的捐贈收入等免稅收入(不包括營利性收入)等.

第二種,按照成本費用核定應納稅所得額的納稅人:

第14行"應納稅所得額"=成本費用總額"÷(100%-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稅所得率)×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稅所得率;

第12行"成本費用總額"為:本年度累計發(fā)生的各項成本費用金額.

(一)預繳時累計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20萬元(含),享受減半征稅政策的納稅人,"b類預繳申報表"第17行"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yè)減免所得稅額"為第11行或第14行"應納稅所得額"×15%的積.

預繳時累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萬元的,不再享受減半征稅優(yōu)惠政策而改按20%的稅率預繳企業(yè)所得稅.

(二)預繳時累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萬元但不超過30萬元(含),享受減低稅率政策的納稅人,"b類預繳申報表"第17行"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yè)減免所得稅額"為第11行或第14行"應納稅所得額"×5%的積.

二、由稅務機關核定應納所得稅額的小型微利企業(yè),在每期申報時填報"b類預繳申報表".

定額征稅的納稅人只需將稅務機關核定本期應當繳納的所得稅額在第21行"稅務機關核定應納所得稅額"欄次進行填報即可,且年度終了后也無需再報送相關資料.

所得稅預繳資產(chǎn)總額填錯怎么辦?上文小編介紹了這個是先看提交沒有,提交了就到大廳去撤銷,沒有提交就修改數(shù)據(jù)在進行提交,如果還不行,就需要到稅務局大廳窗口更正申報了,不過,一般情況下,季報錯誤不用處理的.更多稅務處理的內(nèi)容,敬請關注會計學堂的更新!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問題
圈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