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計提社保發(fā)放后科目還有余額
只有計提過工資或社會保險之類的分錄時,應付職工薪酬科目貸方才會有余額的.
繳納了社保后,賬面上顯示社保戶余額為0,但社保戶實際有余額.現(xiàn)在想把社保戶帳戶余額調整至實際.
工資計提與發(fā)放如何進行財稅處理
職工薪酬是企業(yè)日常運營的一項重要成本支出,做好職工工資薪酬的賬務處理工作,對于整個財務核算工作來說,有著重大意義,不過,工資成本核算涉及到跨月攤提與結算等事宜,導致過程相對復雜,因此在工資計提與發(fā)放過程中,需要加倍注意.具體處理流程如下:
首先每月計提工資和社保公積金時,按照應付各部門人員工資的金額確認相關的成本費用,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工資
銷售費用--工資
生產成本(制造費用)--工資
研發(fā)支出--工資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其次按每月應繳納的社保公積金中,單位應承擔的部分計提社保及住房公積金,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社保公積金
銷售費用--社保公積金
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社保公積金
研發(fā)支出--社保公積金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保公積金
通常情況下,企業(yè)都是在下月發(fā)放上月的工資并繳納上月的社保及住房公積金,這里我們假設,社保繳納在工資發(fā)放之后,則發(fā)放工資時應作如下分錄: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其他應付款--社保公積金
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銀行存款
注意:上述分錄中其他應付款的中社保公積金是指個人應承擔的社保及公積金,因為是個人承擔的,但最終需經單位繳納,所以在發(fā)放工資的時侯,這筆錢就從應發(fā)給員工的工資里給扣了出來,今后再上繳,因此暫時形成了企業(yè)的一項負債.
工資發(fā)放完畢,繳納社保時的應作如下分錄: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保公積金
其他應付款--社保公積金
貸:銀行存款
上述分錄中的應付職工薪酬中的社保公積金是指單位承擔的部分,其他應付款中的社保公積金是指個人應承擔的部分,這兩項金額合計即為本次已繳納的社保及住房公積金.
為什么計提社保發(fā)放后科目還有余額的問題會計學堂小編就暫且為大家分析到這里,作為一個單位的財務對于社保和工資等問題都是要非常熟練的,所以小編給大家還整合了工資計提與發(fā)放財務處理,關于上文的內容大家還有其他疑問的話,可以繼續(xù)和我們一起探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