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積金超過本地可扣除上限如何計算個稅
根據(jù)應納所得稅額(不是工資總額的范圍或含義)計算個稅如下:
第一個問題,比如應發(fā)工資8000,
那么,應納所得稅額=8000 -3500-800 -(自負的三險)
個稅 =應納所得稅額×適用稅率
至于第二個問題,通常分別計算申報,前者單位補貼超標的公積金確實=后者企業(yè)所得稅申報中調增利潤總額項,換言之,企業(yè)所得稅申報中,超出公積金上限的部分支出不得扣除,即也要調增利潤總額項
補充住房公積金個人所得稅?
關于單位為職工繳納的補充住房公積金的會計處理,目前暫無明確的規(guī)定,實務中也是做法不一,總的來講主要有以下兩種意見:一是,,將單位負擔的補充住房公積金計入"管理費用";二是,參照補充養(yǎng)老保險和補充醫(yī)療保險的會計處理,首先計入"應付福利費",應付福利費不足列支部分再計入成本(費用).
對于上述實務中的兩種意見,小編認為第一種更為合理,即單位負擔的補充住房公積金應直接計入"管理費用".因為即使對于單位負擔的補充養(yǎng)老保險和補充醫(yī)療保險,也只是在工資總額4%以內的才能在"應付福利費"列支,并不得造成應付福利費發(fā)生赤字.而補充住房公積金的比例一般不但遠高于工資總額的4%,一些單位甚至遠高于應付福利費的計提比例14%,且目前已明確在"應付福利費"中列支的基本和補充醫(yī)療保險、補充養(yǎng)老保險等幾項保險費的比例之和就已差不多達到工資總額的14%,除此以外,"應付福利費"科目還有其他核算內容,如果再列支補充住房公積金,必將使"應付福利費"出現(xiàn)赤字.在各項補充保險從"應付福利費"列支但不得使"應付福利費"發(fā)生赤字的前提下,要求補充住房公積金也在"應付福利費"中列支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
關于公積金超過本地可扣除上限如何計算個稅上文已經(jīng)做了詳細的解答.今天小編就說到這里了.如果你們還沒有掌握這方面的能力,還想知道更多有關會計方面的問題.不妨通過會計學堂網(wǎng)深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