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2017財務管理考前押題一:選擇題

2017-09-05 10:01 來源:網友分享
2022
本期文章中,會計學堂小編再次為廣大考生準備了中級會計2017財務管理考前押題一:選擇題,希望廣大考生可以在接下來的考試中順利過關!

中級會計2017財務管理考前押題一: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

1.下列有關稀釋每股收益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潛在的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證和股份期權等

B.對于可轉換公司債券,在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分子的調整項目為假設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轉換節(jié)約的利息費用的稅前影響額

C.對于可轉換公司債券,在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分母的調整項目為假定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期初或發(fā)行日轉換為普通股的股數的加權平均數

D.對于認股權證、股份期權等的行權價格低于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時,應當考慮其稀釋性

答案: B

解析: 對于可轉換公司債券,在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分子的調整項目為假設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轉換節(jié)約的利息費用的稅后影響額.所以,選項B不正確.

2.在選擇資產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當預期收益率相同時,風險回避者會選擇風險小的

B.如果風險相同,對于風險回避者而言,將無法選擇

C.如果風險不同,對于風險中立者而言,將選擇預期收益大的

D.當預期收益率相同時,風險追求者會選擇風險大的

答案: B

解析: 風險回避者選擇資產的態(tài)度是:當預期收益率相同時,偏好于具有低風險的資產;而對于同樣風險的資產,則鐘情于具有高預期收益的資產.所以,選項A的說法正確,選項B說法不正確.風險追求者對待風險的態(tài)度與風險回避者正好相反.所以,選項D的說法正確.對于風險中立者而言,選擇資產的唯一標準是預期收益的大小,而不管風險狀況如何.所以,選項C的說法正確.

3.企業(yè)財務管理體制是指明確下列哪方面的制度( ).

A.企業(yè)治理結構的權限、責任和利益

B.企業(yè)各財務層級財務權限、責任和利益

C.企業(yè)股東會、董事會權限、責任和利益

D.企業(yè)監(jiān)事會權限、責任和利益

答案: B

解析: 企業(yè)財務管理體制是明確企業(yè)各財務層級財務權限、責任和利益的制度,其核心問題是如何配置財務管理權限,企業(yè)財務管理體制決定著企業(yè)財務管理的運行機制和實施模式.

4.甲公司2013年的銷售凈利率比2012年下降5%,總資產周轉率提高10%,假定其他條件與2012年相同,那么甲公司2013年的權益凈利率比2012年提高( ).

A.4.5%

B.5.5%

C.10%

D.10.5%

答案: A

解析: (1+10%)*(1-5%)-1=4.5%.

5.下列關于企業(yè)組織體制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H型組織目前在大型企業(yè)中占有主導地位

B.U型組織僅存在于產品簡單、規(guī)模較小的企業(yè)

C.M型組織的財務主要是由各所屬單位控制的

D.H型組織是由三個相互關聯的層次組成的

答案: B

解析: 目前在大型企業(yè)中占有主導地位的是M型組織,因此選項A是錯誤的;M型組織的財務主要是由中央控制的,因此選項C是錯誤的;M型結構由三個相互關聯的層次組成,而不是H型結構,因此選項D是錯誤的.

6.相對于發(fā)行股票而言,發(fā)行公司債券籌資的優(yōu)點為( ).

A.財務風險小

B.限制條款少

C.籌資額度大

D.資本成本低

答案: D

解析: 債務籌資的優(yōu)點包括籌資速度快、籌資彈性大、資本成本負擔輕、可以利用財務杠桿、穩(wěn)定公司的控制權和信息溝通等代理成本較低;債務籌資的缺點包括:不能形成企業(yè)穩(wěn)定的資本基礎、財務風險較大、籌資額有限.

7.企業(yè)允許經營者以約定的價格購買一定數量的本企業(yè)股票,股票的市場價格高于約定價格的部分就是經營者所得的報酬,這種措施屬于協調所有者與經營者矛盾的( ).

A.解聘

B.接收

C.股票期權

D.績效股

答案: C

解析: 股票期權是指允許經營者以約定的價格購買一定數量的本企業(yè)股票,股票的市場價格高于約定價格的部分就是經營者所得的報酬.績效股是企業(yè)運用每股收益、資產收益率等指標來評價經營者績效,并視其績效大小給予經營者數量不等的股票作為報酬.如果經營者績效未能達到規(guī)定目標,經營者將喪失原先持有的部分績效股.

8.甲公司2013年初發(fā)行在外普通股股數10000萬股,2013年3月1日發(fā)放股票股利,每10股送1股.2013年6月1日增發(fā)普通股4500萬股,12月1日回購1500萬股,2013年實現凈利潤5000萬元,則基本每股收益為( )元.

A.0.2

B.0.37

C.0.38

D.0.42

答案: B

解析: 普通股加權平均數=10000+1000+4500*7/12-1500*1/12=13500(萬股)基本每股收益=5000/13500=0.37(元)

9.某企業(yè)面臨甲、乙兩個投資項目.經衡量,它們的期望投資收益率相等,甲項目的標準離差小于乙項目的標準離差.對甲、乙項目可以做出的判斷為( ).

A.甲項目取得更高報酬和出現更大虧損的可能性均大于乙項目

B.甲項目取得更高報酬和出現更大虧損的可能性均小于乙項目

C.甲項目實際取得的報酬會高于其預期報酬

D.乙項目實際取得的報酬會低于其預期報酬

答案: B

解析: 標準離差是一個絕對數,不便于比較不同規(guī)模項目的風險大小,因此只有在兩個方案期望投資收益率相同的前提下,才能根據標準離差的大小比較其風險的大小.根據題意,甲、乙兩個投資項目的期望投資收益率相等,而甲項目的標準差小于乙項目的標準差,由此可以判定甲項目的風險小于乙項目的風險;風險即指未來預期結果的不確定性,風險越大其波動幅度就越大,則選項A錯誤,選項B正確;選項C、D的說法均無法證實.

10.下列關于現金回歸線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當現金余額高于或低于回歸線.應購入或出售有價證券

B.持有現金的機會成本上升,現金回歸線上升

C.最低控制線L取決于模型之外的因素,它是由現金管理部經理在綜合考慮各因素的基礎上確定的

D.最高控制線H的計算公式為:H=2R-L

答案: C

解析: 當現金的持有量達到上下限時,應立即購入或出售有價證券,所以選項A錯誤;現金回歸線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現金回歸線與下限L呈正相關,與現金的機會成本i呈負相關,與有價證券的每次轉換成本b呈正相關,所以選項B錯誤;最低控制線L取決于模型之外的因素,其數額是由現金管理部經理在綜合考慮短缺現金的風險程度、企業(yè)借款能力、企業(yè)日常周轉所需資金、銀行要求的補償性余額等因素的基礎上確定的.所以,選項C正確;最高控制線H的計算公式為H=3R-2L,所以,選項D錯誤.

11.( )應當定期組織預算審計,糾正預算執(zhí)行中存在的問題,充分發(fā)揮內部審計的監(jiān)督作用.

A.企業(yè)預算委員會

B.企業(yè)董事會

C.企業(yè)監(jiān)事會

D.企業(yè)財務管理部門

答案: A

解析: 企業(yè)預算委員會應當定期組織預算審計,糾正預算執(zhí)行中存在的問題,充分發(fā)揮內部審計的監(jiān)督作用,維護預算管理的嚴肅性.

12.下列關于財務杠桿系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資本密集型企業(yè)應保持較低的財務杠桿系數

B.在企業(yè)初創(chuàng)階段應保持較高的財務杠桿系數

C.勞動密集型企業(yè)應保持較低的財務杠桿系數

D.在企業(yè)擴張成熟期應保持較低的財務杠桿系數

答案: A

解析: 一般來說,固定資產比重較大的資本密集型企業(yè),經營杠桿系數高,經營風險大,企業(yè)籌資主要依靠權益資本,應保持較低的財務杠桿系數和財務風險;變動成本比重較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yè),經營杠桿系數低,經營風險小,企業(yè)籌資主要依靠債務資本,應保持較高的財務杠桿系數和財務風險.一般來說,在企業(yè)初創(chuàng)階段,產品市場占有率低,產銷業(yè)務量小,經營杠桿系數大,此時企業(yè)籌資主要依靠權益資本,在較低程度上使用財務杠桿;在企業(yè)擴張成熟期,產品市場占有率高,產銷業(yè)務量大,經營杠桿系數小,此時,企業(yè)資本結構中可擴大債務資本,在較高程度上使用財務杠桿.

13.下列各項中,不能協調所有者與債權人之間矛盾的方式是( ).

A.市場對公司強行接收或吞并

B.債權人通過合同實施限制性借債

C.債權人停止借款

D.債權人收回借款

答案: A

解析: 本題的考核點是所有者與債權人之間矛盾的協調方式.為協調所有者與債權人之間的矛盾,通常采用的方式有:限制性借債;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

14.甲公司2013年末處置現有的閑置設備一臺(本年度的折舊已提),收到現金30000元,無其他相關費用.該設備于2005年末以100000元購入,使用年限為10年(與稅法規(guī)定相同),并按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凈殘值率10%.假設公司其他事項的應納稅所得額大于0,適用企業(yè)所得稅稅率25%,則甲公司處置該項設備對2013年現金流量的影響是( )元.

A.減少30000

B.減少28000

C.增加30000

D.增加29500

答案: D

解析: 折舊=100000*(1-10%)/10=9000(元)賬面凈值=原值-已提折舊=100000-9000*8=28000(元)變現凈收益=30000-28000=2000(元)甲公司處置該項設備對2013年現金流量的影響=變現價值-變現收益納稅=30000-2000*25%=29500(元)

15.下列關于營運資金的特點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周轉具有短期性

B.來源具有多樣性

C.數量具有穩(wěn)定性

D.實物形態(tài)具有易變現性

答案: C

解析: 企業(yè)營運資金的數量會隨著企業(yè)內外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時高時低,波動性很大,因此其數量具有波動性,選項C的說法錯誤.

16.若銷售利潤率為60%,變動成本率為40%,則安全邊際率應為( ).

A.100%

B.150%

C.24%

D.36%

答案: A

解析: 因為銷售利潤率=安全邊際率*邊際貢獻率,而邊際貢獻率=1-變動成本率,故安全邊際率=銷售利潤率/邊際貢獻率=60%/(1-40%)=100%.

17.A企業(yè)向銀行借款,銀行要求保留20%的補償性余額,若企業(yè)希望該項借款的實際利率不超過8.75%,則銀行給出的名義借款利率應不超過( ).

A.7%

B.8%

C.8.25%

D.8.75%

答案: A

解析: 本題考核的是補償性余額貸款實際利率的計算.補償性余額貸款實際利率=名義利率/(1-補償性余額比例)*100%,所以:名義利率/(1-20%)*100%=8.75%,即名義利率=7%.

18.下列關于內部轉移價格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市場價格具有客觀真實的特點,能夠同時滿足分部和公司的整體利益,但是它要求產品或勞務具有不完全競爭的外部市場

B.協商價格應以正常的市場價格為基礎形成

C.雙重價格即由內部責任中心的交易雙方采用不同的內部轉移價格作為計價基礎

D.以成本為基礎的轉移定價方法具有簡便、客觀的特點,但存在信息和激勵方面的問題

答案: A

解析: 市場價格具有客觀真實的特點,能夠同時滿足分部和公司的整體利益,但是它要求產品或勞務具有完全競爭的外部市場.

19.下列關于多種產品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的計算公式中,錯誤的是( ).

A.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各產品邊際貢獻/∑各產品銷售收入)*100%

B.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各產品安全邊際率*各產品銷售息稅前利潤率)

C.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利潤+固定成本)/∑各產品銷售收入]*100%

D.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各產品邊際貢獻率*各產品占總銷售比重)

答案: B

解析: 根據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的含義可知,選項A和選項D的表達式正確;根據:邊際貢獻=息稅前利潤+固定成本,選項A正確,即可確定選項C也正確;根據:銷售息稅前利潤率=安全邊際率*邊際貢獻率,可以確定選項B的表達式錯誤.

20.假設某企業(yè)只生產銷售一種產品,單價50元,邊際貢獻率40%,每年固定成本300萬元,預計明年產銷量20萬件,則價格相對利潤的敏感系數為( ).

A.10

B.8

C.4

D.40%

答案: A

解析: 預計利潤=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20*50-20*50*(1-40%)-300=100(萬元)假設價格增長10%,達到55元,單位變動成本不變還是30元,由于單價變動,所以不能用原來的邊際貢獻率來計算.預計利潤=20*55-20*30-300=200(萬元)利潤變動率=(200-100)/100=100%單價的敏感系數=100%/10%=100

21.某企業(yè)編制"材料采購預算",預計第四季度期初材料存量456千克,該季度生產需用量2120千克,預計期末存量為350千克,材料單價為10元,若材料采購貨款有50%在本季度內付清,另外50%在下季度付清,則該企業(yè)預計資產負債表年末"應付賬款"項目為( )元.

A.11130

B.14630

C.10070

D.13560

答案: C

解析: 預計第四季度材料采購量=2120+350-456=2014(千克)應付賬款=2014*10*50%=10070(元).

22.下列各項中不屬于預算所具備的作用的是( ).

A.通過引導和控制經濟活動,使企業(yè)經營達到預期目標

B.可以作為業(yè)績考核的標準

C.可以顯示實際與目標的差距

D.可以實現企業(yè)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

答案: C

解析: 本題的考點是預算的作用.預算作為一種數量化的詳細計劃,它是對未來活動的細致、周密安排,是未來經營活動的依據,不能揭示實際和目標的差距.

23.下列關于項目投資決策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兩個互斥項目的期限相同但原始投資額不一樣,在權衡時選擇凈現值大的項目

B.對于兩個互斥項目使用凈現值法評估項目的可行性與使用內含報酬率法的結果總是一致的

C.使用現值指數法進行投資決策可能會計算出多個現值指數

D.靜態(tài)回收期主要測定投資方案的盈利性而非流動性

答案: A

解析: 兩個互斥項目的期限相同但初始投資額不一樣,在權衡時選擇凈現值大的項目.所以,選項A正確;在多方案比較決策時要注意,內含報酬率高的方案凈現值不一定大,反之也一樣,所以,選項B錯誤;使用現值指數法進行投資決策只會計算出一個現值指數,當營運期大量追加投資時,有可能導致多個內含報酬率出現,所以,選項C錯誤;靜態(tài)回收期主要測定投資方案的流動性而非盈利性,所以,選項D錯誤.

24.財務績效定量評價,不包括的內容是( ).

A.盈利能力

B.資產質量

C.董事會報告

D.債務風險和經營增長

答案: C

解析: 財務績效定量評價是指對企業(yè)一定期間的盈利能力、資產質量、債務風險和經營增長四個方面進行定量對比分析和評判.

25.某企業(yè)擬進行一項存在一定風險的完整工業(yè)項目投資,有甲、乙兩個方案可供選擇.已知甲方案凈現值的期望值為1000萬元,標準差為300萬元;乙方案凈現值的期望值為1200萬元,標準差為330萬元.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A.甲方案優(yōu)于乙方案

B.甲方案的風險大于乙方案

C.甲方案的風險小于乙方案

D.無法評價甲、乙方案的風險大小

答案: B

解析: 因為期望值不同,衡量風險應該使用標準離差率,甲的標準離差率=300/1000=0.3,乙的標準離差率=330/1200=0.275,所以乙方案的風險較小.

相關閱讀:中級會計考試的考前各科劃重點

相關閱讀:中級會計考試財務管理計算題不會做怎么辦?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