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級會計實務》考試大綱第十六章

2017-07-03 13:39 來源:網友分享
955
會計學堂中級職稱頻道為大家整理各科目考試大綱,2017《中級會計實務》考試大綱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所得稅

【基本要求】

(一)掌握資產、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

(二)掌握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確定

(三)掌握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

(四)掌握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和計量

(五)熟悉所得稅會計處理程序

第一節(jié) 計稅基礎與暫時性差異

一、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

(一)資產的計稅基礎

資產的計稅從礎,是指企業(yè)收回資產賬面價位的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guī)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如果有關的經濟利益不納稅,則資產的計稅基礎即為其賬面價值:.

(二)負債的計稅基礎

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指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guī)定可予抵扣的金額:

二、暫時性差異

暫時性差異,是指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按照該差額對未來期間應稅金額影響的不同,暫時性差異分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某些不符合資產、負債的確認條件,未作為財務會計報告中資產、負債列不的項目,如果按照稅法規(guī)定可以確定其計稅基礎,該計稅基礎與其賬而價值之間的差額也屬于暫時性差異。

第二節(jié) 遞延所得稅負債和遞延所得稅

一、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和計量

(一)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情況

除明確規(guī)定不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情況以外,企業(yè)應當確認所有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并計入所得稅費用。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yè)合并中,按照會計規(guī)定確定的合并中取得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位與其計稅基礎之問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應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同時調整合并匯總應予確認的商譽;與直接計人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相關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應計入所有者權益,如因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上升而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

(二)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情況

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情況包括:

1.商品的初始確認.

2除企業(yè)合并以外的交易中,如果交易發(fā)生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則交易中產生的資產、負債的入賬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不予確認。

3.企業(yè)對與子公司、聯背企業(yè)、合營企業(yè)等的投資相關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在投資企業(yè)能夠控制暫時性差異轉回的時間并且預計有關的暫時性差異在可預見的未來很可能不會轉回時,不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

需要指出的是,企業(yè)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因抵銷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導致合并資產負債表中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在納人合并范圍的企業(yè)按照適用稅法規(guī)定確定的計稅基礎之間產生暫時性差異的,在合并資產負債表中應當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同時調整合并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但與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及企業(yè)合并相關的遞延所得稅除外。

(三)遞延所得稅負債的計量

遞延所得稅負債應以相關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轉回期間適用的所得稅稅率計量。但是,無論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轉同期間如何,遞延所得稅負債不要求折現、適用稅率是指按照稅法規(guī)定,在暫時性差異預計轉回期間執(zhí)行的稅率。

二、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和計量

(一)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情況

企業(yè)對于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可能產生的未來經濟利益,應以很可能取得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并減少所得稅費用.在估計未來期間可能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時,除正常生產經營所得外,還應考慮將于未來期間轉回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導致的應稅金額等因素。

下列交易或事項中產生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應根據交易或事項的不同情況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1.企業(yè)對于能夠結轉以后年度的未彌補虧損,應視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以很可能獲得用來抵扣該部分虧損的未來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2.對于與子公司、聯營企業(yè)、合營企業(yè)等的投資相關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如果有關的暫時性差異在可預見的未來很可能轉回,并且企業(yè)很可能獲得用來抵扣該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時.應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3.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yè)合井中,按照會計規(guī)定確定的合并中取得各項叮辨認資產認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共計稅基礎之間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同時調整合并中應予確認的商譽。

4.與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相關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應計入所有者權益。如因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下降而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二)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情況

除企業(yè)合并以外的交易中,如果交易發(fā)生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則交易中產生的資產、負債的入賬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不予確認。

(三)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計量

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時,應估計相關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轉回時間,采用轉回期間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基礎計算確定。遞延所得稅資產不要求折現。

資產負債表日,企業(yè)應當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復核。如果未來期間很可能無法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利用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利益,應當減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

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因上述原因減記以后,繼后期間根據新的環(huán)境和情況判斷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利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使得遞延所得稅資產包含的經濟利益能夠實現的,應相應恢復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

三、適用所得稅稅率變化對已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影響

因適用稅收法規(guī)的變化,導致企業(yè)在某一會計期間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發(fā)生變化的,企業(yè)應對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進行重新計量,以反映所得稅稅率變化帶來的影響。

除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相關的調整金額應計入所有者權益以外,其他情況下產生的調整金額應確認為當期所得稅費用(或收益)。

第三節(jié) 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和計量

一、當期所得稅

資產負債表日,對于出期和以前期間形成的當期所得稅負債(或資產),應當按照稅法規(guī)定計算的預期應繳納(或返還)的所得稅金額計量。

企業(yè)在確定當期所得稅時,對于當期發(fā)生的交易或事項,會計處理與稅收處理不同的,應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按照適用稅法的規(guī)定進行調整,計算出當期應納稅所得額,按照應納稅所得額與適用所搖稅稅率計算確定當期應交所得稅:

二、遞延所得稅費用(或收益)

遞延所得稅費用(或收益)是按照會計準則規(guī)定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在會計期未應有的金額相對于原已確認金額之間的差額,即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當期發(fā)生額,但不包括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的所得稅影響:

如果某項交易或事項按照會計準則規(guī)定應計入所有者權益,由該交易或事項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及其變化亦應計入所有者權益,不構成利潤表中的遞延所得稅費用(或收益)。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yè)合并中因資產、負債的人賬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不同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其確認結果直接影響購買日確認的商譽或計人利潤表的損益金額,不影響購買日的所得稅費用。

三、所得稅費用

計算確定了當期應交所得稅及遞延所得稅費用(或收益)以后,利潤表中應予確認的所得稅費用為兩者之和,即:

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或收益)

四、合并財務報表中因抵銷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產生的遞延所得稅

企業(yè)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因抵銷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導致合并資產負債表中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在納人合并范圍的企業(yè)按照適用稅法規(guī)定確定的計稅基礎之間產生暫時性差異的,在合并資產負債表中應當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同時調整合并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但與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及企業(yè)合并相關的遞延所得稅除外。

五、所得稅的列報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一般應當分別作為非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負債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所得稅費用應當在利潤表中單獨列示,同時還應在附注中披露與所得稅有關的信息

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企業(yè)應當將當期所將稅資產及當期所得稅負債以抵銷后的凈額列示:

(1)企業(yè)擁有以凈額結算的法定權利;

(2)意圖以凈額結算或取得資產、清償負債同時進行。

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企業(yè)應當將遞延所得稅資產與遞延所得稅負債以抵銷后的凈額列示:

(1)企業(yè)擁有以凈額結算當期所得稅資產及、當期所得稅負債的法定權利;

(2)遞延所得稅資產及遞延所得稅負債是與同一稅收征管部門對同一納稅主體征收的所得稅相關或者是對不同的納稅主體相關,但在未來每一具有重要性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及遞延所訴得稅負債轉回的期間內,涉及的納稅主體意圖以凈額結算當期所得稅資產和當期所得稅負債或是同時取得資產、清償負債。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問題
  • 老師 有中級會計實務的考試大綱可以提供嗎

    您好 第一章 總論 【基本要求】 (一) 掌握會計要素的確認條件 (二) 掌握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三) 掌握會計計量屬性及其應用原則 (四) 熟悉財務報告目標 (五) 了解會計基本假設 第二章 存貨 【基本要求】 (一) 掌握存貨的確認條件 (二) 掌握存貨初始計量的核算 (三) 掌握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方法 (四) 掌握存貨期末計量的核算 (五) 熟悉存貨的構成 (六) 熟悉存貨發(fā)出的計價方法 第三章 固定資產 【基本要求】 (一) 掌握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 (二) 掌握固定資產初始計量的核算 (三) 掌握固定資產后續(xù)支出的核算 (四) 掌握固定資產處置的核算 (五) 掌握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第四章 投資性房地產 【基本要求】 (一) 掌握投資性房地產的特征和范圍 (二) 掌握投資性房地產的確認條件 (三) 掌握投資性房地產初始計量的核算 (四) 掌握投資性房地產有關的后續(xù)支出的核算 (五) 掌握投資性房地產后續(xù)計量的核算 (六) 掌握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的核算 (七) 掌握投資性房地產處置的核算 第五章 長期股權投資 【基本要求】 (一) 掌握同一控制下的企業(yè)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的確定方法 (二) 掌握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yè)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的確定方法 (三) 掌握以非企業(yè)合并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的確定方法 (四) 掌握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核算 (五) 掌握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核算 (六) 掌握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轉換的處理 (七) 熟悉長期股權投資處置的核算 第六章 無形資產 【基本要求】 (一) 掌握無形資產的確認條件 (二) 掌握無形資產初始計量的核算 (三) 掌握研究與開發(fā)支出的確認條件 (四) 掌握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的確定原則 (五) 掌握無形資產攤銷原則 (六) 熟悉無形資產處置的核算 第七章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基本要求】 (一) 掌握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特征和認定 (二) 掌握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yè)實質的條件 (三) 掌握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情形 (四) 掌握不涉及補價情況下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核算 (五) 掌握涉及補價情況下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核算 (六) 熟悉涉及多項資產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核算 第八章 資產減值 【基本要求】 (一) 掌握認定資產可能發(fā)生減值的跡象 (二) 掌握資產可收回金額的計量方法 (三) 掌握資產減值損失的確定原則 (四) 掌握資產組的認定方法及其減值的處理 (五) 熟悉資產減值的特征 第九章 金融工具 【基本要求】 (一) 掌握金融資產的特征和分類 (二) 掌握金融資產初始計算的核算 (三) 掌握采用實際利率確定金融資產攤余成本的方法 (四) 掌握各類金融資產后續(xù)計量的核算 (五) 掌握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核算 (六) 熟悉金融資產之間重分類的核算 (七) 了解公允價值的確定 (八) 了解金融資產終止和轉移 第十章 職工薪酬及借款費用 【基本要求】 (一) 掌握職工薪酬的定義和內容 (二) 掌握職工薪酬的確認和計量 (三) 掌握借款費用的范圍和確認原則 (四) 掌握借款費用資本化期間和資本化金額的確定 (五) 熟悉借款費用應予資本化的借款范圍 第十一章 債務重組 【基本要求】 (一) 掌握債務人對債務重組的會計處理 (二) 掌握債權人對債務重組的會計處理 (三) 熟悉債務重組方式 第十二章 或有事項 【基本要求】 (一) 掌握預計負債的確認條件 (二) 掌握預計負債的計量原則 (三) 掌握虧損合同和重組形成的或有事項的處理 (四) 熟悉或有事項的特征和常見或有事項 第十三章 收入 【基本要求】 (一) 掌握單項履約義務的識別 (二) 掌握交易價格的確定及分攤 (三) 掌握屬于在某一時段內履行的履約義務的條件及其收入確認 (四) 掌握在某一時點履行的履約義務的收入確認 (五) 掌握附有銷售退回條款的銷售、附有客戶額外購買選擇權的銷售及授予知識產權許可、售后回購及客戶未行使的權利的會計處理 (六) 掌握主要責任人和代理人區(qū)分 (七) 熟悉與客戶之間的合同的識別 (八) 熟悉合同履約成本、合同取得成本及其相關資產的攤銷和減值 (九) 熟悉無須退回的初始費的會計處理 第十四章 政府補助 【基本要求】 (一) 掌握政府補助的定義和分類 (二) 掌握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 第十五章 所得稅 【基本要求】 (一) 掌握資產、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 (二) 掌握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確定 (三) 掌握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 (四) 掌握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和計量 (五) 熟悉所得稅會計處理程序 第十六章 外幣折算 【基本要求】 (一) 掌握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二) 掌握非惡性通貨膨脹條件下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方法 (三) 掌握境外經營處置的會計處理 (四) 熟悉記賬本位幣的確定方法 第十七章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 【基本要求】 (一) 掌握會計政策變更的條件 (二) 掌握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 (三) 掌握會計估計變更的會計處理 (四) 掌握前期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 (五) 熟悉會計估計變更的條件 第十八章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基本要求】 (一) 掌握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內容 (二) 掌握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涵蓋的期間 (三) 掌握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處理方法 (四) 掌握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的處理方法 第十九章 財務報告 【基本要求】 (一) 掌握現金流量表的作用、內容、結構及其編制方法 (二) 掌握終止經營的確認條件 (三) 掌握合并財務報表的概念、構成和合并財務報表合并范圍的確定原則 (四) 掌握合并資產負債表的內容、格式和編制方法 (五) 掌握合并利潤表的內容、格式和編制方法 (六) 掌握合并現金流量表的內容、格式和編制方法 (七) 掌握合并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內容、格式和編制方法 (八) 掌握追加投資、處置對子公司投資、因子公司少數股東增資導致母公司股權稀釋、交叉持股等特殊交易在合并財務報表中的會計處理 (九) 熟悉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原則、前期準備事項和程序 (十) 了解財務報表的構成、分類和列報的基本要求 (十一) 了解終止經營列報的基本要求 (十二) 了解財務報表附注的主要披露內容 第二十章 政府會計 【基本要求】 (一)掌握政府會計核算模式、政府會計要素及其確認和計量 (二)掌握政府單位會計核算的基本特點及政府單位特定業(yè)務的核算 (三)熟悉政府會計標準體系及其使用范圍 (四)熟悉政府決算報告及財務報告 第二十一章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 【基本要求】 (一)掌握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的特點、會計核算基本原則和會計要素 (二)掌握民間非營利組織特定業(yè)務的核算 (三)掌握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概念和特征 (四)熟悉民間非營利組織財務會計報告的重要意義和構成

  • 老師好。會計考試GO里考試大綱-考試重點-會計實務-第一章第三節(jié)會計要素的計量打不開,請幫助,謝謝

    你好 稍等下 我反饋給后臺 看是什么原因

  • 老師好。會計考試GO里考試大綱-考試重點-會計實務-第一章第三節(jié)會計要素的計量打不開,請幫助,謝謝

    你好 稍等下 我反饋給后臺 看是什么原因

  • 什么時候可以買2020年中級會計書?怎么沒有中級會計實務的考試大綱

    那也有3月份之后 報名之后才可以出書和大綱

  • 請問初級會計師《會計實務》的第六、七、八章視頻課程是否未全部剪輯完成?其他章節(jié)課程是否已經是按照2023年最新考試大綱錄播完整了呢?

    你好,這個直接聯系客服解決就行了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