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注會考試會計科目考點:固定資產(chǎn)折舊方法,內(nèi)容為三種固定資產(chǎn)折舊方法,分別有例題作為分析講解之用,想了解更多,請看下文。
企業(yè)應當根據(jù)與固定資產(chǎn)有關(guān)的經(jīng)濟利益的預期實現(xiàn)方式合理選擇折舊方法。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shù)總和法等。企業(yè)選用不同的固定資產(chǎn)折舊方法,將影響固定資產(chǎn)使用壽命期間內(nèi)不同時期的折舊費用,因此,固定資產(chǎn)的折舊方法一經(jīng)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考點】固定資產(chǎn)折舊方法
【考頻】高頻考點
【難度】較難
1.年數(shù)總和法
年折舊額=(原價-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其中:(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數(shù)/年數(shù)總和)
【例1·單選題】(2012年考題)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該公司20×6年5月10日購入需安裝設備一臺,價款為500萬元,可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為85萬元。為購買該設備發(fā)生運輸途中保險費20萬元。設備安裝過程中,領(lǐng)用材料50萬元,相關(guān)增值稅進項稅額為8.5萬元;支付安裝工人工資12萬元。該設備于20×6年12月30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甲公司對該設備采用年數(shù)總和法計提折舊,預計使用1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20×7年該設備應計提的折舊額為()。
A.102.18萬元B.103.64萬元C.105.82萬元D.120.64萬元
【答案】C。解析:20×7年該設備應計提的折舊額=(500+20+50+12)×10/55=105.82(萬元)
2.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折舊額=期初固定資產(chǎn)凈值(原值-折舊)×2/預計使用年限
最后兩年改為直線法
【例2·單選題】(2011年考題)20×1年11月20日,甲公司購進一臺需要安裝的A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的設備價款為950萬元,可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為161.5萬元,款項已通過銀行支付。安裝A設備時,甲公司領(lǐng)用原材料36萬元(不含增值稅額),支付安裝人員工資14萬元。20×1年12月30日,A設備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A設備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率為5%,甲公司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甲公司20×4年度對A設備計提的折舊是()。
A.136.8萬元B.144萬元
C.187.34萬元D.190萬元
【答案】B。解析:甲公司A設備的入賬價值=950+36+14=1 000(萬元)。計算過程如下:
20×2年的折舊額=1 000×2/5=400(萬元)
20×3年的折舊額=(1 000-400)×2/5=240(萬元)
20×4年的折舊額=(1 000-400-240)×2/5=144(萬元)
3.年限平均法
年折舊額=(原價-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
或=固定資產(chǎn)原價×年折舊率
【例3·單選題】(2009年考題)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9年2月28日,甲公司購入一臺需安裝的設備,以銀行存款支付設備價款120萬元,增值稅進項稅額20.4萬元。3月6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裝卸費0.6萬元。4月10日,設備開始安裝,在安裝過程中,甲公司發(fā)生安裝人員工資0.8萬元;領(lǐng)用原材料一批,該批原材料的成本為6萬元,相應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1.02萬元,市場價格(不含增值稅)為6.3萬元。設備于20×9年6月20日完成安裝,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該設備預計使用1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甲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甲公司該設備20×9年應計提的折舊是()。
A.6.37萬元
B.6.39萬元
C.6.42萬元
D.7.44萬元
【答案】A。解析:設備的入賬價值=120+0.6+0.8+6=127.4(萬元);20×9年應計提折舊=127.4/10×6/12=6.37(萬元)。
上面三種固定資產(chǎn)折舊方法應該是??嫉模唧w用那種,當然是具體情形,具體分析,本文講述考點固定資產(chǎn)折舊方法,更多內(nèi)容,請關(guān)注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