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chǎn)計提折舊這一塊內(nèi)容的:年數(shù)總和法里面的公式。預計使用年限總和為什么等于預計使用壽命*(預計使用壽命+1)/2?
圓
于2019-03-25 12:12 發(fā)布 ??3219次瀏覽
- 送心意
宸宸老師
職稱: 注冊會計師
2019-03-25 12:13
如果年限為5年的話,那么年數(shù)總和=1+2+3+4+5=15,也就是5*(5+1)/2=15,這是等差數(shù)列的求和公式
相關問題討論

如果年限為5年的話,那么年數(shù)總和=1+2+3+4+5=15,也就是5*(5+1)/2=15,這是等差數(shù)列的求和公式
2019-03-25 12:13:24

同學您好。固定資產(chǎn)折舊年限與殘值率變更屬于會計估計變更。在需要調(diào)整時,我們直接更改折舊年限、殘值率就好了。
2020-07-16 17:39:37

是“不得隨意變更”,不是不能變更。
2020-01-03 15:39:48

你好,有什么問題么,這個說法是對的,準則規(guī)定如果預計壽命與原來估計數(shù)有差異的是可以調(diào)整的。
2020-03-08 08:45:49

在確定長投購買日固定資產(chǎn)增值對當期被投資方凈利潤調(diào)整時,折舊期限的選擇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來確定。
一般來說,被投資方應按照其原有的預計使用壽命來確定折舊期限。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根據(jù)題目的具體條件進行分析。
如果題中明確給出了固定資產(chǎn)的剩余使用壽命,那么在計算投資方的折舊調(diào)整時,可以使用剩余使用壽命。
例如,在第一個例子中,被投資方選的是“預計使用年限 10”,這是基于被投資方自身原有的預計使用壽命來確定的;而投資方是“預計使用年限 10 - 已使用年限 8”,這里使用了預計使用年限減去已使用年限,得到剩余的可使用年限,也是合理的,因為它反映了投資方在購買日之后還能使用該固定資產(chǎn)的時間。
而在第二個例子中,被投資方選擇和投資方一樣的“剩余使用壽命 20”,可能是因為題目中的條件或背景導致被投資方的預計使用壽命發(fā)生了變化,或者是基于特定的交易安排或其他因素,使得雙方都采用了剩余使用壽命來進行計算。
但總體而言,被投資方通常是根據(jù)自己原有的預計使用壽命(如 40 年)來確定折舊的,除非有特殊情況或題目中有明確的說明需要采用其他方式。
在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時,對于取得投資時固定資產(chǎn)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不一致的情況,需要在被投資單位賬面凈利潤的基礎上進行調(diào)整,把被投資單位按照賬面價值計算的凈利潤,調(diào)整為按照取得時公允價值口徑計算的凈利潤,即:調(diào)整后的凈利潤=調(diào)整前的凈利潤 %2B(賬面價值×本期出售比例 - 公允價值×本期出售比例)%2B(按賬面價值計提折舊 - 按公允價值計提折舊)。
其中,(按賬面價值計提折舊 - 按公允價值計提折舊)的計算,就是要根據(jù)確定好的折舊期限來進行。折舊期限的確定需要依據(jù)題目的具體條件和所給信息,同時要理解交易的實質(zhì)和各方的權利義務關系,以確保折舊調(diào)整的準確性和合理性。
2024-07-17 11:43:01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問題信息
圓 追問
2019-03-25 12:15
圓 追問
2019-03-25 12:16
宸宸老師 解答
2019-03-25 12:17
圓 追問
2019-03-25 12:19
宸宸老師 解答
2019-03-25 12:22
圓 追問
2019-03-25 12:27
宸宸老師 解答
2019-03-25 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