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心意
靖曦老師
職稱: 高級會計師,初級會計師,中級會計師
2019-08-20 14:02
檢查風險分為客觀存在的檢查風險和可接受的檢查風險,客觀存在的檢查風險是由一系列因素決定的、客觀存在的一種水平,這一風險越高,注冊會計師越要保持謹慎性,而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是注冊會計師可以接受的一種水平,在這一范圍內(nèi)是可以承受的,因此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高的話,則說明注冊會計師的承受度越大,所需要的審計證據(jù)就會越少。
比如說審計師認為10000元以下的大額現(xiàn)金支付可以不作為嚴重問題,那么他在審計時就會減少自己的工作量,忽略對10000元以下大額現(xiàn)付的檢查,即審計證據(jù)就會越少。但他認為1000以上的就很重要的話,那他就會進行更為全面的檢查,即審計證據(jù)會越多。
相關(guān)問題討論

檢查風險分為客觀存在的檢查風險和可接受的檢查風險,客觀存在的檢查風險是由一系列因素決定的、客觀存在的一種水平,這一風險越高,注冊會計師越要保持謹慎性,而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是注冊會計師可以接受的一種水平,在這一范圍內(nèi)是可以承受的,因此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高的話,則說明注冊會計師的承受度越大,所需要的審計證據(jù)就會越少。
比如說審計師認為10000元以下的大額現(xiàn)金支付可以不作為嚴重問題,那么他在審計時就會減少自己的工作量,忽略對10000元以下大額現(xiàn)付的檢查,即審計證據(jù)就會越少。但他認為1000以上的就很重要的話,那他就會進行更為全面的檢查,即審計證據(jù)會越多。
2019-08-20 14:02:48

是這樣,審計過程中,如果是100個案例,重要性水平是5%,就是說如果大于5%的錯誤,就無法容忍。另外一個100個案例,重要性水平是10%,就是說如果大于10%的錯誤,就無法容忍。
重要性水平越高時,我們收集證據(jù)越少,就是達到審計的目的,出9%的錯誤也是可能容忍的。
審計風險就小些。
2019-08-24 16:59:43

您好。
檢查風險和審計風險 是通過審計人員可以通過設(shè)定審計程序改變的
檢查風險是指某幾個認定存在錯報,該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是重大的,但注冊會計師未能發(fā)現(xiàn)這種錯報的可能性。
審計風險是指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誤或漏報,而注冊會計師審計后發(fā)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
2020-12-27 23:55:59

您好
實質(zhì)性程序發(fā)現(xiàn)了重大錯報,通常認為內(nèi)控不好
,內(nèi)控足夠健全的情況下,被審計單位自己就可以識別出錯報,不會等到審計師在實質(zhì)性程序發(fā)現(xiàn)。
2020-05-25 13:56:46

你好,同學。審計風險不是審計前,是審計過程 中都會存在的
2020-05-21 15:48:07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guān)問題信息
小朋友 追問
2019-08-20 14:15
靖曦老師 解答
2019-08-20 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