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心意
樸老師
職稱: 會計師
2022-06-13 11:33
1.在施工生產(chǎn)過程中,按照國家規(guī)定支付給生產(chǎn)工人的基本工資、工資性津貼和應計入成本的獎金,耗用的各種材料,使用自有的和租入的施工機械、運輸設備的費用,應當根據(jù)有關部門提供的手續(xù)完備的憑證和資料,在“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其他直接費”和“管理費”等成本項目內進行匯集,直接計入或按規(guī)定的方法分配計入有關成本核算對象。
2.生產(chǎn)工人的計件工資,直接計入有關成本核算對象;計時工資應按實際工時或定額工時進行分配,計入有關成本核算對象。工資性津貼和按照規(guī)定應計入成本的各種獎金,比照計件和計時工資的分配方法,直接計入或分配計入有關的成本核算對象。支付給分包單位的人工費,直接計入該分包工程的“人工費”成本項目。
3.直接用于工程施工的各種材料,凡能夠確定受益成本核算對象的,應直接計入受益的成本核算對象;由幾個成本核算對象共同使用的材料,應確定合理的分配標準,在受益的成本核算對象之間進行分配。租用周轉材料的租賃費,應直接計入受益的成本核算對象。使用自有周轉材料的攤銷價值,應按規(guī)定的攤銷方法一次或分次計入受益的成本核算對象。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yè),在計算工程成本時,必須將耗用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材料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一般應當按照材料類別進行核算,不能將所有材料都使用一個綜合差異率。材料的類別由主管部門或企業(yè)根據(jù)本單位實際情況和加強管理的要求自行確定。材料成本差異的計算期必須與成本計算期相同,按期分攤,不得在年末一次計算。耗用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除委托外部加工材料可以按上期的差異率計算外,都應使用當期的實際差異率。采用實際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yè),耗用材料實際成本的計算方法,可以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分批實際法”中選定一種。施工現(xiàn)場儲備的材料,應當作為企業(yè)庫存材料處理,不得計入成本。實際耗用的材料,必須按成本計算期內實際耗用的數(shù)量計算,不得以領代用。已領未用的材料,下期不用的,應及時辦理退料手續(xù);下期繼續(xù)使用的,要辦理“假退料”手續(xù)。工程竣工后,應將剩余材料退回倉庫,已經(jīng)計入工程成本的,要沖減成本?,F(xiàn)場回收可利用的廢料,按可利用價值或回收價值,沖減成本。
4.租用施工機械支付的租賃費,凡能確定受益成本核算對象的,應直接計入有關成本核算對象;由幾個成本核算對象共同受益的,應確定合同的分配標準,在有關的成本核算對象之間進行分配自有施工機械在施工過程中發(fā)生的各項費用,應按一定的方法在各有關成本核算對象之間進行分配,一般只包括直接費,不包括管理費。實際發(fā)生的管理費,直接列入有關成本核算對象的“管理費”項目。施工機械的安裝、拆卸、輔助設施和進出場費,應直接計入有關成本核算對象的“機械使用費”項目。
5.施工生產(chǎn)過程中實際支付的其他直接費,能分清受益對象的,應直接計入受益成本核算對象的“其他直接費”項目;與若干個成本核算對象有關的,應按規(guī)定的方法分配計入有關的成本核算對象。
6.各項管理費用,應分別管理部門和規(guī)定的費用項目進行匯集,將屬于應由工程成本負擔的部分,采取合理的分配方法計入有關成本核算對象的“管理費”項目。
7.固定資產(chǎn)的折舊費,應按《國營企業(yè)固定資產(chǎn)折舊試行條例》的規(guī)定,按月提取,并按固定資產(chǎn)的使用單位和部門進行分配。屬于工程成本負擔的,應按不同的成本核算對象分配計入“機械使用費”和“管理費”項目;屬于工業(yè)生產(chǎn)、輔助生產(chǎn)、材料采購、專項工程等成本負擔的,應采用合理的分配方法和標準,分別計入有關成本項目和核算對象。固定資產(chǎn)的修理費用,要嚴格分清大修理費用和經(jīng)常性中小修理費用。固定資產(chǎn)的大修理費用,應按規(guī)定的提取率按月提取大修理基金,分配計入有關成本核算對象。實際發(fā)生的大修理費用,在提取的大修理基金中開支。實際發(fā)生的中小修理費用,一次或分次計入有關成本核算對象。
8.領用的低值易耗品,應按規(guī)定的攤銷方法,一次或分次計入有關成本核算對象的“管理費”項目。低值易耗品報廢時的殘值和向過失人收回的賠償款,應沖減當期攤銷數(shù)。
9.對一次支付、分期攤入成本的費用,應在費用支出時列作待攤費用,并分別費用項目,按受益期限確定分攤額,分期攤入成本,不得多攤、少攤或不攤。分攤期限一般為12個月,最長不得超過2年。對于應由本期成本負擔而在以后月價支付的費用,應在本期提取時,列作預提費用,并分別費用項目計入本期成本,不得多提、少提或不提。預提費用與實際發(fā)生數(shù)差異較大時,應及時調整提取標準。多提數(shù)額,一般應在年終沖減成本,不得保留余額。因特殊情況必須保留余額的,應在會計報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中加以說明,并由主管部門審查批準。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的項目、內容,要按照規(guī)定加強管理。一切不屬于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范圍的支出,不得作為待攤費用或預提費用處理。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的一般內容規(guī)定如下:
(1)一次發(fā)生數(shù)額較大的大型施工機械安裝、折卸、輔助設施和進出場費;
(2)一次發(fā)生數(shù)額較大的砂石開采剝土費;
(3)新建單位一次大量領用低值易耗品的攤銷;
(4)按照規(guī)定應分期計入工程成本的技術轉讓費,包括許可證費、專利費、設計費以及為掌屋引進技術發(fā)生的有關費用
(5)在施工、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中支付數(shù)額較大的契約、合同公證費和鑒證費,科學技術和經(jīng)營管理咨詢費;
(6)一次支付的財產(chǎn)保險費;
(7)一次支付數(shù)額較大的勞動力招募費、職工探親路費和探親期間的工資;
(8)一次支付數(shù)額較大的職工冬煤補貼;
(9)預付報刊訂閱費;
(10)流動資金借款利息支出;
(11)預提收尾工程費用;
(12)其他經(jīng)主管部門批準的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
10.企業(yè)及其內部獨立核算單位所屬非獨立核算的輔助生產(chǎn)車間、單位或部門發(fā)生的各項費用支出,應按不同的車間、單位或部門和成本核算對象(如各種自制材料、勞務的種類等)以及自行規(guī)定的成本項目進行匯集,并按照規(guī)定的分配方法全部分配給各受益單位。輔助生產(chǎn)車間、單位或部門為本單位的施工生產(chǎn)和管理部門提供的材料和勞務,不負擔管理費用、但對外單位、本企業(yè)基建部門和其他內部獨立核算單位、專項工程和福利事業(yè)單位銷售材料和提供勞務,均應負擔管理費用。





浦東考拉 追問
2022-06-13 11:38
樸老師 解答
2022-06-13 11:46
浦東考拉 追問
2022-06-13 11:51
樸老師 解答
2022-06-13 11:56
浦東考拉 追問
2022-06-13 12:08
樸老師 解答
2022-06-13 12:11
浦東考拉 追問
2022-06-13 12:20
樸老師 解答
2022-06-13 12:31
浦東考拉 追問
2022-06-13 12:36
樸老師 解答
2022-06-13 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