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心意
樸老師
職稱: 會計師
2023-06-08 14:41
風險導向審計程序可分五個階段:
(一)通過調查、了解、分析、評估等方法執(zhí)行一般計劃并確認重要的審計領域,識別重要的風險領域,目的是評估固有風險,確認重要的審計范圍,一般在審計計劃開始時進行。
(二)了解和評估重要的資料來源,目的是尋找并確定控制弱點,一般在期中審計進行
(三)執(zhí)行初步風險評估,目的是通過風險評估,選擇可靠的、有效率的、有效果的審計程序。
(四)擬定與執(zhí)行審計計劃,通過實施審計程序獲取審計證據。
(五)繼續(xù)整理前幾步提出的問題,審核期后事項、對財務報表實施分析程序和審核工作底稿,將審計結論形成書面文件,出具審計報告。
相關問題討論

風險導向審計程序可分五個階段:
(一)通過調查、了解、分析、評估等方法執(zhí)行一般計劃并確認重要的審計領域,識別重要的風險領域,目的是評估固有風險,確認重要的審計范圍,一般在審計計劃開始時進行。
(二)了解和評估重要的資料來源,目的是尋找并確定控制弱點,一般在期中審計進行
(三)執(zhí)行初步風險評估,目的是通過風險評估,選擇可靠的、有效率的、有效果的審計程序。
(四)擬定與執(zhí)行審計計劃,通過實施審計程序獲取審計證據。
(五)繼續(xù)整理前幾步提出的問題,審核期后事項、對財務報表實施分析程序和審核工作底稿,將審計結論形成書面文件,出具審計報告。
2023-06-08 14:41:18

http://www.chinaacc.com/new/287_289_201104/15wa515402595.shtml 看看這里對你有幫助
2015-11-23 21:08:00

首先,我們來明確重要性水平和審計風險之間的關聯(lián)。當設定較低的重要性水平時,意味著審計人員對財務報表中的錯報或漏報的容忍程度較低,即更嚴格的要求。理論上,這會降低審計風險,因為更低的容忍意味著更低的錯報或漏報的可能性。
然而,實際操作中,當重要性水平設定過低時,可能會導致兩種情況:
增加不必要的審計工作:審計人員可能需要更加細致地對每一個細節(jié)進行審查,這會導致審計成本的增加和效率的降低。
增加審計風險:由于對細節(jié)的過度關注,審計人員可能會忽略一些更大的、更有風險的問題,從而增加了發(fā)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
因此,合理確定重要性水平是關鍵。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以平衡審計成本、效率和風險的關系
2023-12-29 20:05:20

你好;??這個說法是不恰當。審計風險模型中的重大錯報風險是評估的,為將審計風險控制在一定的低水平,如果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高,注冊會計師就需要多做程序來控制檢查風險。
2023-07-10 14:06:53

題目有點亂,可以重新發(fā)一下嗎?
2022-06-02 17:40:39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問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