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政策變更追溯調整會計分錄

2019-07-20 09:15 來源:網友分享
8364
:會計政策變更追溯調整會計分錄如何處理?這個要講到會計政策變更的追溯調整法,通常在某項交易變更會計政策都是視同該項交易在初次發(fā)生時就已經采用變更后的會計政策,具體的內容介紹大家可以看看下文。

會計政策變更追溯調整會計分錄

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shù)的5個計算步驟:

①根據(jù)新會計政策重新計算受影響的前期交易或事項;

②計算兩種會計政策下的差異;

③計算差異的所得稅影響金額;

④確定前期中的每一期的稅后差異;

⑤計算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shù)。

注意:這里的所得稅影響金額一般不涉及“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科目的調整。如果產生暫時性差異,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者遞延所得稅負債。

舉個小例子幫助大家理解一下累積影響數(shù)的計算:

甲公司20X6年花30萬元從二級市場購入一只以交易為目的的股票(假設不考慮交易費用),公司采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對購入股票進行計量。

但是公司從20×8年起對其以交易為目的購入的股票由成本與市價孰低改為公允價值計量。已知20X6年末該只股票市價40萬元,20X7年末該只股票市價60萬元。

假設所得稅稅率為25%,公司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要求:計算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shù)并編制相應的會計分錄。

解析:

首先明確,本期期末為20X8年12月31日,本期的比較資產負債表包含20X8年和20X7年兩期,因此列報前期為20X7年,列報前期最早期初為20X7年1月1日,也就是20X6年12月31日。

在20X6年12月31日,按照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該股票賬面價值為30萬元,按照公允價值計量為40萬元,因此兩種會計政策的差異為40-30=10萬元。所得稅影響金額為10*25%=2.5萬元。累積影響數(shù)為10-2.5=7.5萬元。

調整分錄如下:

20X6年: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0000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00000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500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25000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7500

貸:盈余公積 7500

20X7年: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20000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00000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5000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50000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5000

貸:盈余公積 15000

會計政策變更追溯調整會計分錄

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shù)的計算

會計政策變更的追溯調整法,是指對某項交易或事項變更會計政策,視同該項交易或事項初次發(fā)生時即采用變更后的會計政策,并以此對財務報表相關項目進行調整的方法。理解追溯調整法的關鍵在于如何理解和計算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shù)。新準則規(guī)定,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shù),指按照變更后的會計政策對以前各期追溯計算的列報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應有金額與現(xiàn)有金額之間的差額。筆者認為,對于“列報前期最早期初”可通過以下假設來理解:

(1)假設只追溯調整資產負債表(假設是年度報表,下同)。資產負債表是余額報表,報表中的金額是累計余額;由于現(xiàn)行的資產負債表只有期末數(shù)與期初數(shù)的比較,這時的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shù)可定義為:按變更后的會計政策對以前各期追溯計算的變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應有的金額與現(xiàn)有的金額之間的差額。

(2)假設只追溯調整利潤表。利潤表是期間報表,表中的金額是本期(本年)發(fā)生額,與其他期間發(fā)生額無關;由于現(xiàn)行的利潤表是本期數(shù)與上期數(shù)的比較,因此,只需追溯調整列報當期的上期數(shù)。這時的會計政策變更累計影響數(shù)可定義為:按變更后的會計政策對列報前期追溯計算的變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應有的金額與現(xiàn)有的金額之間的差額。該定義中追溯調整的期間是指“列報前期”,而不是“以前各期”。

(3)假設要追溯調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是新企業(yè)會計準則增加的一張主要會計報表。該表也是期間報表,是本年(本期)金額與上年(上期)金額的比較,而且本年金額和上年金額欄中都有“本年年初余額”項目,這實際上是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把整個會計期間分為以下幾個期間:以前會計期間至上年年初、上年、本年。這時的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shù)可定義為:按照變更后的會計政策對以前各期追溯計算的列報前期期初留存收益應有金額與現(xiàn)有金額之間的差額。該定義中的“列報前期期初”與原定義的“列報前期最早期初”僅有兩字之差。

(4)假設要編制不相臨的兩個期間的比較財務報表。這時會計政策變更的追溯調整的累積影響數(shù),是指按照變更后的會計政策對以前各期追溯計算的列報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應有金額與現(xiàn)有金額之間的差額。這也是新準則對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shù)的定義,由此可見,新準則對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shù)的定義更具有一般性,更全面。

其實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就是比較財務報表,只不過是兩個相臨期間的比較,所以當企業(yè)不編制不相,臨的兩年期間的比較財務報表時,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shù)的定義就是第三種假設中的定義,即“列報前期最早期初”就是指“列報前期期初”。

會計政策變更追溯調整會計分錄如何處理?綜合以上文章所述,其實估計有不少的學員對于會計政策變更的追溯調整法不是很了解,在正文中小編老師給大家有簡單的介紹,這種調整法指的是某項交易在變更會計政策,就視同它已經采用變更會計政策了。如果你對此話題感興趣的話,那么就來會計學堂吧,這里有很多類似的介紹資料。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文章
  • 會計信息的 “謹慎性” 要求如何避免過度應用
    會計信息的 “謹慎性” 要求避免過度應用?通常來說,在財務領域中謹慎性作為財務會計信息要求之一,對于財務的工作有著非常廣泛的使用;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又需要考慮避免謹慎性原則的過度使用,給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今天,小編老師將會在下述文章中針對謹慎性應用度進行介紹,大家都可以來閱讀下述文字,讀完之后相信你們了解這方面的知識都是有幫助的。
    2025-09-27 10
  • 民間非營利組織舊賬怎么銜接新制度
    民間非營利組織舊賬怎么銜接新制度?根據(jù)小編老師所知,在2026年開始對于國內民間非盈利組織啟用新的制度,對會計核算進行規(guī)范化處理;那么很多學員們就會問到,新制度實施之后和舊制度之間該如何進行銜接呢。這個對于很多新手學員來說都是一個困擾的問題。不過沒有關系小編老師將會在下述文章中對此問題進行介紹,如果你們有興趣的話可以來閱讀下述文字學習。
    2025-09-30 12
  • 企業(yè)取得異常憑證怎么應對
    企業(yè)取得異常憑證怎么應對?關于企業(yè)收到稅務機關部門異常憑證的通知,作為企業(yè)的稅務人員肯定是需要依法依規(guī)妥善應對的;異常憑證通常指的就是那些不符合稅務機關部門要求申報稅額的增值稅憑證等,當企業(yè)有異常憑證情況發(fā)生時首先就是需要區(qū)分異常憑證的類型,其次就是根據(jù)不同情況分別應對;更多與之相關的財務資料都在下述文章中,歡迎學員們來閱讀下述文章學習。
    2025-10-09 1
  • 軟件企業(yè)增值稅即征即退怎么申請
    軟件企業(yè)增值稅即征即退怎么申請?本質上理解,小編老師認為作為軟件企業(yè)增值稅即征即退的操作和其他稅種的操作基本上差不多的,首先就是企業(yè)的即征即退需要符合相關條件的,其次就是準備好相關的材料申請,最后就是稅務機關部門會進行審核的,審核通過之后就可以將其稅款退回企業(yè)賬戶。相關的介紹資料歡迎你們來閱讀下述文章,希望對你們理解有所啟發(fā)的。
    2025-10-09 3
相關問題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