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計算的方式有哪些?
1、計時工資的計算
計時工資是按考勤記錄登記的職工出勤、缺勤天數(shù)和每人的工資標準進行計算的。一般有月薪制和日薪制兩種方式。在月薪制下,不論各月日歷天數(shù)多少,只要職工出滿勤,即可得到相同的標準工資,若遇有缺勤,缺勤工資應從標準工資中扣除。
計算公式如下:
應付計時工資=標準工資-缺勤應扣工資
缺勤應扣工資=事假和曠工天數(shù)×日工資率+病假天數(shù)×日工資率×扣款百分比
日工資率是職工每日應得平均工資,一般有兩種計算方法:
按全年平均每月日歷天數(shù)30天計算:日工資率=標準工資/30
依照這種方法,廠休日、法定節(jié)假日照付工資,如缺勤時間跨越廠休日、法定節(jié)假日,視為缺勤,照扣工資。
按全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天數(shù)21.75天計算:日工資率:標準工資/21.75
依照這種方法,廠休日、法定節(jié)假日不付工資,如缺勤時間跨越廠休日、法定節(jié)假日,不扣工資。
2、計件工資的計算
計件工資是按產(chǎn)量記錄和計件單價進行計算的。產(chǎn)量包括合格品的數(shù)量和料廢品數(shù)量,料廢品是因加工材料的缺陷而導致的廢品。
計件工資的計算公式如下:
應付計件工資=(合格品數(shù)量+料廢品數(shù)量)×計件單價
計件工資按計件對象不同分為個人計件工資和集體計件工資,集體計件工資以班組為計件對象,按上述方法計算出的計件工資為小組集體應得工資總額,集體計件工資還應在小組組員之間分配,計算出個人應得工資。
3、加班工資
(1)、計算公式
三倍日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shù)/21.75*300%
二倍日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shù)/21.75*200%
每小時加班工資=日加班工資/8
(2)、說明
1、21.75天為平均每月計薪天數(shù)。
2、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shù)為勞動者所在崗位相對應的正常出勤月工資,不包括年終獎,上下班交通補貼、工作餐補貼、住房補貼,中夜班津貼、夏季高溫津貼、加班工資等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具體按以下原則確定:
(1)勞動合同對勞動者月工資有明確約定的,按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所在崗位相對應的月工資確定;實際履行與勞動合同約定不一致的,按實際履行的勞動者所在崗位相對應的月工資確定。
(2)勞動合同對勞動者月工資未明確約定,集體合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對崗位相對應的月工資有約定的,按集體合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約定的與勞動者崗位相對應的月工資確定
(3)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對勞動者月工資均無約定的,按勞動者正常出勤月工資(包括獎金、津貼、補貼)的70%確定。
(4)加班工資和假期工資的計算基數(shù)不得低于本市規(guī)定的最低工資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