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入原材料計劃成本核算怎么做
原材料是指企業(yè)在生產(chǎn)過程中經(jīng)過加工改變其形態(tài)或性質(zhì)并構成產(chǎn)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主要材料
和外購半成品,以及不構成產(chǎn)品實體但有助于產(chǎn)品形成的輔助材料.原材料具體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
原材料的日常收發(fā)及結存可以采用實際成本核算,也可以采用計劃成本核算.
基本賬務處理:
1.按實際采購成本作如下處理:
借:材料采購(實際成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或其他貨幣資金、應付票據(jù)、應付賬款等)
2.按計劃成本結轉(zhuǎn)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貸:材料采購(計劃成本)
3.結轉(zhuǎn)材料成本差異
借:材料成本差異(超支差)
貸:材料采購
或反之(節(jié)約差)
1.購入
借:材料采購【實際成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應付賬款/應付票據(jù)
2.入庫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貸:材料采購【實際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節(jié)約差異,如為超支差異,則在借方反映】
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注意】節(jié)約差異為負號,超支差異為正號.
【提示】如果企業(yè)的材料差異率各期之間是比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率分攤本期的材料成本差異.年度終了,應對材料成本差異率進行核實調(diào)整.
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fā)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率
【總結】
1.采購時,按實際成本記入"材料采購"科目借方;
2.驗收入庫時,按計劃成本記入"原材料"科目的借方,實際成本記入"材料采購"科目貸方,差額形成"材料成本差異";
3.平時發(fā)出材料時,一律用計劃成本;
4.期末,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結轉(zhuǎn)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差異額.
原材料計劃成本核算要注意的問題
(1)對于購入的材料只有在實際成本、計劃成本已定并已驗收入庫的條件下計算購入材料的成本差異,材料成本差異的結轉(zhuǎn)可在入庫時結轉(zhuǎn),也可以在月末匯總時結轉(zhuǎn);
(2)材料成本差異率的計算中超支或借方余額用"正號"表示,節(jié)約或貸方余額用"負號"表示;
(3)發(fā)出材料承擔的成本差異,始終計入材料成本差異的貸方,只不過超支差異用藍字,節(jié)約用紅字或×××表示,最終計入到成本費用的材料還是實際成本.
購入原材料計劃成本核算怎么做?關于這個問題的相關回答,小編到這里就分享完了,在本文中小編不僅詳細的對本題進行了分析闡述,還針對我們在做核算時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總結,希望可以幫到大家更好的掌握,感謝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