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臨時工如何進行稅務處理
一、稅務申報與稅前扣除
“臨時工工資”的稅務管理:企業(yè)雇用臨時工所支付的薪酬,與正式工一樣,都屬于工資薪金范疇。這部分支出在稅務申報時,應計入“應付職工薪酬”科目,并可作為計提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費等的依據。
稅前扣除規(guī)定:依據《企業(yè)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企業(yè)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yè)任職或受雇員工的所有勞動報酬(包括現(xiàn)金形式及非現(xiàn)金形式),均可作為工資薪金,在稅前進行扣除。這意味著,即使臨時工未與企業(yè)簽訂勞動合同,只要存在實質的雇傭關系,其工資薪金就可以在稅前列支。
二、個人所得稅的計算與繳納
個稅計算方式:臨時工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與正式員工相同,均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的規(guī)定進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根據應納稅所得額的不同區(qū)間,稅率會有所變化。
繳納責任與流程:用工單位在支付臨時工工資時,應依法扣除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部分,并及時向稅務機關進行申報和繳納。臨時工個人所得稅的繳納流程與正式員工一致,包括月度或季度預繳以及年度匯算清繳等環(huán)節(jié)。
臨時工工資賬務處理怎么做?
支付臨時工工資,也需要有人力資源部出具的工資表格(加蓋部門公章),然后,根據工資表上人員所屬部門,納入職工薪酬核算:
借:管理費用/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發(fā)放工資: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庫存現(xiàn)金等
支付臨時工工資,單位也需代扣代繳個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有關規(guī)定,個人所得稅納稅項目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企業(yè)臨時工如何進行稅務處理?整體上來說,在現(xiàn)實中不少公司為了減少納稅的壓力,很多崗位都會聘請一些臨時工臨時來工作,支付他們一定的勞務報酬,然后在稅法范圍內進出稅務籌劃達到減少稅負壓力的目的。而關于企業(yè)臨時工的稅務處理知識,小編老師已經在上文中都有非常詳細的介紹,如果你們讀完之后還有什么其他想要學習的財務知識,那么小編老師歡迎你們來本網站上找老師報名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