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內稅和價外稅的定義

2019-03-22 09:55 來源:網友分享
1995
我們知道,增值稅是一種價外稅,計價格和稅額是分開計算的。那么,價內稅具體是怎么進行定義的,價內稅和價外稅的定義又是怎么樣的,今天和會計學堂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價內稅和價外稅的定義

答:1.價內稅就是稅金包含在價格之中,作為價格的組成部分的稅種。

在以產品銷售收入額作為計稅依據從價定率征收的情況下,價內稅的計稅依據是含稅價格,它等于成本+利潤+稅金。如現(xiàn)行消費稅和1994年稅制改革前的產品稅屬于價內稅。價內稅的采用,主要是在計劃經濟條件下,運用計劃價格的產物。

價內稅的優(yōu)點在于:流轉稅包含在價格之內,由于價格已定,國家可以通過調整價格內稅收的比例來調控經濟。缺點在于:在實行自由價格的條件下,由于價格要靈活,而稅收則在一定時期內應保持穩(wěn)定,把相對固定的流轉稅含在價格內,會使價格稅收產生相互牽制的作用,雙方難以靈活調節(jié)。所以實行自由價格的國家一般不選擇價內稅的模式,而選擇價外稅模式。

2.價外稅是指稅金不包含在價格之中,價稅分列的稅種。

價外稅不像價內稅那樣可以通過變動稅收來直接“擠利”或“讓利”,從而調節(jié)生產,但可以用稅收變動來影響消費,間接地配合價格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價外稅,有利于全面推行增值稅,簡化計征手續(xù),計稅時只要依據購貨發(fā)票上注明的已納稅額,按照規(guī)定的扣除項目扣除已征稅額就行了。價外稅也使企業(yè)核算成本大大簡化,企業(yè)只管計算成本和應得利潤,稅收另在價外考慮。

價內稅和價外稅的定義

價內稅和價外稅的征收方式

1.價內稅是由銷售方承擔稅款,銷售方取得的貨款就是其銷售款,而稅款由銷售款來承擔并從中扣除。因此,稅款等于銷售款乘以稅率。

2.價外稅是由購買方承擔稅款,銷售方取得的貨款包括銷售款和稅款兩部分。由于稅款等于銷售款乘以稅率,而這里的銷售款等于貨款(即含稅價格)減去稅款,即不含稅價格,因此,稅款計算公式演變?yōu)椋憾惪?(貨款/(1+稅率))*稅率。

計算公式:

價內稅:稅款=含稅價格*稅率

價外稅:稅款=(含稅價格/(1+稅率))*稅率=不含稅價格*稅率

關于問題“價內稅和價外稅的定義”本文就介紹到這里,更多資訊可以在學堂官網直接搜索。如果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通過會計學堂官網直接聯(lián)系我們的答疑老師。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文章
  • 稅負率高低代表什么
    稅負率高低代表什么?顧名思義,在財務領域中稅負率通常說的就是企業(yè)當期繳納增值稅稅額和應納稅銷售額之間的比例,這個比例關系到企業(yè)一定時期內容稅務的壓力大小。因此學員們應該懂得稅負率指標高則是代表壓力大,稅負率低則是代表壓力小。其他與之相關的介紹資料已經整理好在下述文章,小編老師強烈建議你們可以來閱讀下述文章,讀完之后對你們理解肯定有所啟發(fā)的。
    2025-08-16 17
  •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調整與非調整區(qū)分標準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調整與非調整區(qū)分標準是什么?眾所周知,企業(yè)資產負債表主要就是記錄與核算企業(yè)資產、負債以及所有者權益方面的財務數(shù)據,那么對于資產負債表中日后事項的調整和非調整之間的區(qū)別,小編老師認為學員們可以通過調整事項追溯修正歷史數(shù)據和非調整披露未來潛在影響兩個方面來學習的,相關的知識歡迎你們來閱讀下述文章,希望對你們學習有所幫助的。
    2025-08-26 7
  • 租賃豁免中短期租賃與低價值租賃的并行適用規(guī)則
    租賃豁免中短期租賃與低價值租賃的并行適用規(guī)則有哪些?根據小編老師的理解,在租賃豁免中短期租賃和低價值租賃是兩種不同方式的租賃,前者闡述的是租期不超過12個月的短時間租賃的,后者則是單項租賃資產價值不超過4萬元的租賃。兩者對于使用上有著相對應的原則,小編老師已經整理好與之相關財務知識給大家,如果你們有意學習,可以來閱讀下述文章試試。
    2025-08-27 5
  • 特殊目的實體控制權判斷的量化指標
    特殊目的實體控制權判斷的量化指標有哪些?關于特殊目的實體控制權的判斷,小編老師認為應該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闡述的,這控制權的核心標準指標就有表決權控制、財務和經營政策控制權、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等等。這三種核心標準也是企業(yè)在判斷控制權時經常會使用到的,小編老師今天將會在下述文字中對此內容進行一一介紹,有興趣的學員們可以來閱讀下述文字試試。
    2025-08-29 2
  • 盈利預測中敏感性分析的披露要求
    盈利預測中敏感性分析的披露要求是什么?通俗點來說,在盈利預測中主要指的就是企業(yè)預測主體根據一定的前提來預測未來一定會計期間內利潤方面的情況;其中敏感性分析的披露要求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的,依次是常規(guī)披露要求和特殊情形下的披露要求的,小編老師已經整理好這兩方面披露要求的知識給大家,如果你們有意學習的話,可以來閱讀下述文字,也許對你們學習是有幫助的。
    2025-08-29 3
相關問題
  • 價內稅和價外稅的含義,區(qū)別又是什么

    A.稅收征收方式不同 1.價內稅是由銷售方承擔稅款,銷售方取得的貨款就是其銷售款,而稅款由銷售款來承擔并從中扣除。因此,稅款等于銷售款乘以稅率。 2.價外稅是由購買方承擔稅款,銷售方取得的貨款包括銷售款和稅款兩部分。由于稅款等于銷售款乘以稅率,而這里的銷售款等于貨款(即含稅價格)減去稅款,即不含稅價格,因此,稅款計算公式演變?yōu)椋憾惪?(貨款/(1+稅率))*稅率。 計算公式: 價內稅:稅款=含稅價格*稅率 價外稅:稅款=(含稅價格/(1+稅率))*稅率=不含稅價格*稅率 B.含義不同 1.價內稅就是稅金包含在價格之中,作為價格的組成部分的稅種。 在以產品銷售收入額作為計稅依據從價定率征收的情況下,價內稅的計稅依據是含稅價格,它等于成本+利潤+稅金。如現(xiàn)行消費稅和1994年稅制改革前的產品稅屬于價內稅。價內稅的采用,主要是在計劃經濟條件下,運用計劃價格的產物。 價內稅的優(yōu)點在于:流轉稅包含在價格之內,由于價格已定,國家可以通過調整價格內稅收的比例來調控經濟。 價內稅的缺點在于:在實行自由價格的條件下,由于價格要靈活,而稅收則在一定時期內應保持穩(wěn)定,把相對固定的流轉稅含在價格內,會使價格稅收產生相互牽制的作用,雙方難以靈活調節(jié)。所以實行自由價格的國家一般不選擇價內稅的模式,而選擇價外稅模式。 2.價外稅是指稅金不包含在價格之中,價稅分列的稅種。 價外稅不像價內稅那樣可以通過變動稅收來

  • 價內稅和價外稅的公式

    價內稅指包含在產品價格內的流轉稅,其計算公式可以體現(xiàn)為:價內稅的稅款=含稅價格×稅率;價外稅指稅金不包含在課稅對象價格中的稅,其計算公式可以體現(xiàn)為:價外稅的稅款=含稅價格÷(1%2B稅率)×稅率=不含稅價格×稅率。

  • 價內稅和價外稅的區(qū)別是am

     根據稅收征收原理:   1.價內稅是由銷售方承擔稅款,銷售方取得的貨款就是其銷售款,而稅款包含在銷售款中并從中扣除。由此得出:   貨款(含稅款)=銷售款(含稅款)→稅款=貨款(銷售款)×稅率   2.價外稅是由購買方承擔稅款,銷售方取得的貨款包括銷售款和稅款兩部分,即貨款=銷售款+稅款。由于稅款=銷售款×稅率,而這里的貨款(即含稅價格)減去稅款,即不含稅價格,因此,稅款=貨款-銷售款=貨款-稅款÷稅率,通過上面的等式進行演算,得出稅款的計算公式為:稅款=[貨款/(1+稅率)]×稅率。   所以,價內稅與價外稅的最直接的區(qū)別在于計算稅款的應用公式的區(qū)別:   價內稅:稅款=貨款(銷售款)×稅率=含稅價格×稅率   價外稅:稅款=[貨款/(1+稅率)]×稅率=不含稅價格×稅率   我國目前的流轉稅中,增值稅采用價外稅模式,消費稅與營業(yè)稅采用價內稅模式。要注意,對于同一個業(yè)務,如果既要交納消費稅,也要交納增值稅,消費稅和增值稅的計稅基數(shù)是相同的——都是銷售款,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換個通俗的方式來說:   流轉稅是由購買方承擔的,因此購買方支付的金額中包括兩部分,一為歸銷貨方的銷售款,二為歸國家的稅款。   在許多西方國家中,購買方在購物時需要同時支付稅款,即是這一原理的實際應用。這里的稅款即為價外稅。這種情況下,如某物品標價100元,該貨物稅率25%,這樣,購買方需要支付100+100×25%=125元的款項,才能取得該物品。   在我國,由于歷史的原因,所謂的貨款中包括了稅款在內,購買方無需另外支付稅款。這里的稅款即為價內稅。這種情況下,如果物品的標價為125元,貨物稅率為20%的話,購買方只需支付125元的款項,而銷貨方需要扣除125×20%=25元的稅款后,即125-25=100元才是真正歸其所有的銷售款。   從上述例子中可以發(fā)現(xiàn),兩種計稅模式下的銷貨方銷售款與稅款是一樣的,分別為100元和25元,購買方支付的全部款項都為125元,而區(qū)別僅在于稅率的不同,一個為25%,一個為20%.這就是說,兩種計稅模式只是兩種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而已,對國民收入的分配(稅金)沒有實質性的區(qū)別。   對于這個疑點,沒有比較合適的單獨的例題來說明,所以這里我就不再詳細舉例了,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兩種角度的解釋,多少會有所領悟吧!   【要點】  ?、賰r內稅和價外稅的區(qū)別在于計算稅款的公式不同。  ?、谙M稅和增值稅的計稅基數(shù)是銷售款。   ③價內稅和價外稅對于銷售方來說,銷售款和稅款都是一樣的;對于購買方來說,支付的款項都是一樣的。

  • 增值稅的計稅基礎是價外稅,消費稅的計稅基礎是價內稅,價外稅和價內稅是什么意思?

    凡是稅款包含在征稅對象的價格之中的稅即為價內稅,如我國現(xiàn)行的消費稅,反之價外稅

  • 價內稅和價外稅都有哪些

    所謂價外稅是指在銷售價款中不包含的稅,現(xiàn)在我國的價外稅只有增值稅一種,其他稅都為價內稅;價內稅是指在銷售價款中已經包含的稅,比如說已經消失的營業(yè)稅、消費稅等。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