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業(yè)庫存商品采用售價金額核算法怎么處理
商品零售業(yè)售價金額核算法的會計處理流程
"庫存商品"帳戶的金額是否為含稅售價的金額,決定于企業(yè)是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guī)模納稅人
?。ㄒ唬┮话慵{稅人企業(yè)的會計核算
1.進貨的核算。某商業(yè)零售企業(yè)購進商品一批,對方出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價款100萬元,稅額17萬元。購進商品款項通過銀行支付。該批商品當月到達驗收入庫,進銷差價率為15%,適用增值稅稅率為17%。則:
購進商品支付款項時:
借:商品采購100萬元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萬元
貸:銀行存款117萬元
商品驗收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115萬元〔100×(1+15%)〕
貸:商品采購100萬元 商品進銷差價15萬元(100×15%)
2.銷售收入的核算。若該企業(yè)本月實現銷售金額為93.60萬元(含向購買者收取的銷項稅額),收到的貨款已存入銀行。則:
借:銀行存款93.60萬元
貸:商品銷售收入80萬元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3.60萬元
3.結轉銷售成本、應抵稅金。在進行上述會計處理的同時,按商品不含稅的售價金額結轉商品銷售成本,按上筆分錄的銷項稅額(含稅售價金額與不含稅售價金額之差)沖轉“應抵稅金”科目。
借:商品銷售成本80萬元
貸:庫存商品80萬元
4.結轉進銷差價。月末結轉進銷差價時,仍然采用《商品流通企業(yè)會計制度》規(guī)定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和分攤。本月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本月“商品銷售收入”科目貸方發(fā)生額×差價率。
假設本題無期初余額,則:
差價率=15÷1115×100%=13.04%。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差價額=80×13.04%=10.43(萬元),會計分錄為:
借:商品進銷差價10.43萬元;
貸:商品銷售成本10.43萬元。
5.結轉利潤。將“商品銷售收入”、“商品銷售成本”科目余額分別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貸方和借方。
借:商品銷售收入80萬元
貸:本年利潤80萬元
借:本年利潤69.57萬元(80-10.43)
貸:商品銷售成本69.57萬元
6.在資產負債表上列示。編制資產負債表時,應將“庫存商品”科目借方余額抵減“商品進銷差價”科目貸方余額,然后再與有關項目進行合并,將結果數填入該表的“存貨”項目。本例庫存商品進價成本為30.43萬元〔(115-80)-(15-10.43)〕。 二)小規(guī)模納稅人企業(yè)的會計核算 若上例中該企業(yè)是小規(guī)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3%),其會計處理如下:
進貨的核算。購進商品時:
借:商品采購100萬元
貸:銀行存款100萬元
商品驗收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115萬元〔117×(1+15%)〕
貸:商品采購100萬元 商品進銷差價15萬元(100×15%)
2.銷售收入的核算。商品銷售收入=92.7÷(1+3%)=90(萬元),應交增值稅額=90×3%=2.7(萬元)。
借:銀行存款92.7萬元
貸:商品銷售收入90萬元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2.7萬元
3.結轉銷售成本:
借:商品銷售成本90萬元
貸:庫存商品90萬元
4.結轉進銷差價。差價率=15÷115×100%=13.04%。 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差價額=本月“商品銷售收入”貸方發(fā)生額×差價率=90×13.04%=11.74(萬元)。
借:商品進銷差價11.74萬元
貸:商品銷售成本11.74萬元
5.結轉利潤:
借:商品銷售收入88.30萬元
貸:本年利潤88.30萬元
借:本年利潤81.39萬元
貸:商品銷售成本78.26萬元(90-11.74)
售價金額法的公式
售價金額核算法又稱“售價記賬、實物負責制”,這是在建立實物負責制的基礎上按售價對庫存商品進行核算的方法.其主要特點不少。
售價金額核算法的計算公式:
商品進銷差價率=(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本期購入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購入商品售價)×100%
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商品進銷差價率
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收入-本期已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
期末結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庫存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購進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
某企業(yè)庫存商品采用售價金額核算法怎么處理?相信大家通過小編的內容應該學會了,如還有其他的問題,會計學堂的老師隨時幫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