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各會計科目核算的內容和要求
為了核算增值稅的應交、抵扣、已交、退稅及轉出等情況,我們在EAS新系統(tǒng)中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應交增值稅”和“未交增值稅”兩個二級明細科目。
在“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二級科目下,又設置了“銷項稅額”、“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轉出多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已交稅金”、“減免稅款”、“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轉出未交增值稅”、“待抵扣進項稅”(新系統(tǒng)中新增的科目)等專欄。
其中:一般納稅人單位(目前的非電制造企業(yè)、商貿企業(yè)、火電企業(yè)在進行增值稅核算時,需要使用”應交稅費”下的“應交增值稅”(含該科目下的專欄科目)和“未交增值稅”兩個科目;按6%繳納增值稅的水電企業(yè)在進行增值稅核算時,只需要使用“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各會計科目(專欄)核算的內容和要求列示如下:
1、“出口退稅”專欄,平時核算只允許貸方出現數據。
“出口退稅”專欄記錄企業(yè)出口適用零稅率的貨物,向海關辦理報關出口手續(xù)后,憑出口報關單等有關憑證,向稅務機關辦理退稅而收到退回的稅款。出口貨物退回的增值稅額,用藍字在貸方登記;出口貨物辦理退稅后發(fā)生退貨或者退關而補交已退的增值稅款,用紅字(負數)在貸方登記。
2、“銷項稅額”專欄,平時核算(年末抵沖時除外,下同)只允許貸方出現數據。
“銷項稅額”專欄記錄企業(yè)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應收取的增值稅額。企業(yè)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應收取的銷項稅額,用藍字在貸方登記;退回銷售貨物應沖銷的銷項稅額,用紅字(負數)在貸方登記。
3、“進項稅額轉出”專欄,平時核算只允許貸方出現數據。
“進項稅額外轉出”專欄記錄企業(yè)的購進貨物、在產品、產成品等發(fā)生非正常損失以及其他原因(比如出口退稅稅率差引起的轉出)而不應從銷項稅額中抵扣,按規(guī)定轉出的進項稅額。
4、“轉出多交增值稅”專欄,平時核算只允許貸方出現數據。“轉出多交增值稅”專欄記錄企業(yè)月終將當月多交的增值稅的轉出額。
5、“進項稅額”專欄,平時核算只允許借方出現數據。
“進項稅額”主要記錄企業(yè)購入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而支付的、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增值稅額(實務操作中應是反映已經在稅局認證通過準予抵扣的進項稅額)。企業(yè)購入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支付的進項稅額,用藍字登記;退回所購貨物應沖銷的進項稅額,用紅字登記。
6、“已交稅金”專欄,平時核算只允許借方出現數據。
“已交稅金”專欄記錄企業(yè)本月預繳本月增值稅額(該科目原來是預留給出口企業(yè)按4%預交增值稅用的,因該法規(guī)目前已經取消,所以目前的實務操作中大多數企業(yè)該專欄已經不使用)。
7、“減免稅款”專欄,平時核算只允許借方出現數據。
“減免稅款”專欄記錄企業(yè)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實際減免的增值稅額。
8、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專欄,平時核算只允許借方出現數據。
“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專欄記錄企業(yè)按國務院規(guī)定的退稅率計算的出口貨物的進項稅額抵減內銷產品的應納稅額。
9、“待抵扣進項稅”專欄(EAS系統(tǒng)中新增的科目),平時核算只允許借方出現數據。
“待抵扣進項稅”專欄用于核算月底收到的采購增值稅發(fā)票但未來得及拿到稅局認證的的進項稅額。次月待增值稅票拿到稅局認證后,需要將對應的進項稅額從該科目轉到“進項稅額”專欄。具體的轉出分錄: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藍字)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抵扣進項稅(借方負數(紅字))
10、“轉出未交增值稅”專欄,平時核算只允許借方出現數據。
“轉出未交增值稅”專欄記錄企業(yè)月終將當月發(fā)生的應交未交增值稅的轉出額。
增值稅各會計科目核算的內容和要求。上面的文章我們把實物中可能接觸到的增值稅會計科目列舉出來,希望幫助這些行業(yè)的小伙伴們了解新的稅法內容。如果還有想要咨詢的問題,歡迎到會計學堂官網,聯系我們的答疑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