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料供應商回收抵應付賬款分錄怎么做

2019-12-18 15:03 來源:網友分享
3525
用廢料低供應商貨款.借:應付賬款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這樣做妥嗎?你看這筆分錄怎么做比較好?需要轉出的嗎?為了解答大家的疑問,接下來會計學堂小編就廢料供應商回收抵應付賬款分錄怎么做這個問題和大家簡單分析下.

廢料供應商回收抵應付賬款分錄怎么做

借:應付賬款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時 結轉成本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

貸:原材料等或沖減成本也行的

廢料供應商回收抵應付賬款分錄怎么做

處理廢料會計分錄怎么做?

1、廢料入庫,做原材料增加,沖減生產成本.

借:原材料--廢料

借:生產成本(紅字)

2、廢料出售處理,做其他業(yè)務收入,應計算相應的應繳納的稅金.

借:現金或銀行存款

貸:應繳稅費--應繳增值稅(銷項)

其它業(yè)務收入

3、結轉廢料成本.

借:其他業(yè)務支出

貸:原材料--廢料

在我國現行各種核算方法下,不論是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還是不可修復廢品的報廢損失,也不論廢品損失正常與否,最終均計人產品成本,即由正品負擔.這樣的處理在實踐中便于操作,對于小企業(yè)或者廢品不經常發(fā)生的企業(yè)適用,但對于廢品經常發(fā)生的企業(yè)存在一定不足.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第九條規(guī)定: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以及不能歸屬于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tài)的其他支出,不計人存貨成本,而應在發(fā)生時確認為當期損益.我國目前三種核算方法都將所有成本計入存貨成本,并未區(qū)分正常消耗和非正常消耗,且不利于經濟管理.

廢品損失是指生產過程中發(fā)生的各種廢品所形成的報廢損失和修復費用.報廢損失是指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扣除回收廢品殘料價值后的凈損失;修復費用是指可修復廢品在返修過程中所發(fā)生的材料費、人工費用以及分攤的制造費用.

目前,在我國會計實際工作中,廢品按廢損程度和在經濟上是否具有修復價值,分為可修復廢品和不可修復廢品.一般在實際操作中主要有三種核算方法:

一是不設任何級別廢品損失科目,將與廢品損失有關的費用直接計入正品,由正品負擔.這種方法適合于小型企業(yè)或廢品少的企業(yè),該方法簡便但不能區(qū)分正品與廢品的成本;

二是設置"生產成本--廢品損失"科目核算;該方法適用于經常發(fā)生廢品損失且損失數額較大的企業(yè);

三是單獨設置"廢品損失"科目,并在此科目下再設置"可修復廢品"和"不可修復廢品"兩個明細科目,分別核算不同類別的廢品損失.借方歸集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以及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貸方核算廢品的殘料回收價值和應收責任人賠款,期末廢品損失賬戶余額轉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在這種情況下,廢品損失也由正品負擔.這種方法同樣適用于廢損數額較大的企業(yè).

綜上所述,在我國現行各種核算方法下,不論是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還是不可修復廢品的報廢損失,也不論廢品損失正常與否,最終均計人產品成本,即由正品負擔.這樣的處理在實踐中便于操作,對于小企業(yè)或者廢品不經常發(fā)生的企業(yè)適用,但對于廢品經常發(fā)生的企業(yè)存在一定不足.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第九條規(guī)定: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以及不能歸屬于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tài)的其他支出,不計人存貨成本,而應在發(fā)生時確認為當期損益.我國目前三種核算方法都將所有成本計入存貨成本,并未區(qū)分正常消耗和非正常消耗,且不利于經濟管理.

生產中產生的邊角廢料根據其價值辦理入庫,

借:原材料--邊角廢料

貸:生產成本

對外銷售邊角廢料,可以開具普通發(fā)票或不開具發(fā)票;

借:庫存現金(或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結轉成本;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

貸:原材料--邊角廢料

如果材料未入庫,也可直接結轉成本: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

貸:生產成本

如果是出售非生產產生的廢料,

借:庫存現金

貸:營業(yè)外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廢料供應商回收抵應付賬款分錄怎么做的問題小編就講完了,下腳料抵應付賬款內部帳,借應付貸其他收入,管理費,營業(yè)外,隨便都行.外部可不能這么走,借應付貸現金沖掉.大家如果在閱讀過程中還有異議隨時聯系小編.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