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面試被問到怎么看待成本控制,怎么回答
Dynamic
于2021-03-05 15:50 發(fā)布 ??3999次瀏覽
- 送心意
代老師
職稱: 注冊會計師,中級會計師,稅務師
相關問題討論

成本控制是企業(yè)快速發(fā)展和股東財富最大化的有利保證,成本控制體現(xiàn)財務、生產、采購等多部門聯(lián)動配合的能力
2021-03-05 15:57:44

新年好
首先,第一步要知道這個成本的構成和結構
然后對這個成本一些不需要的和浪費的成本進行剔除
最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總體調整
2022-02-08 14:16:34

歸集分配,圍繞這兩方面回答;根據費用發(fā)生分析比較差異,追查原因等
2017-02-10 09:21:21

成本費用控制的步驟:
成本費用控制工作的基本程序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步。
(1)制定成本費用控制標準,建立成本費用標準體系。成本費用標準是對各項費用開支和資源消耗規(guī)定的數(shù)量界限,是成本費用控制和成本費用考核的依據,并便于分清部門責任。成本費用控制標準種類繁多,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整理,使其形成有機的科學體系,以提高控制的實際效果。
(2)建立成本費用控制的組織體系和責任體系。即要由財務部門負責,在各個費用發(fā)生點建立成本費用控制責任制,定崗、定人、定責,并定期檢查。對成本費用的形成過程嚴格按照成本費用標準進行控制和監(jiān)督。
(3)建立成本費用控制信息反饋系統(tǒng),及時限確地將成本費用標準與實際發(fā)生的成本費用之間的差異,以及成本費用控制實施情況反饋到企業(yè)決策層,以便適時地采取措施,組織協(xié)調企業(yè)財務活動,圓滿完成成本費用計劃。
折疊編輯本段對策實施
改進成本費用控制的對策措施:
1.做好成本費用控制的準備工作
(1)加強成本核算與成本分析
一是區(qū)別對待材料采購過程中產生的輔助費用。原材料在采購過程中,會產生各種輔助費用,如運輸費、稅金、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等,報關進口的原材料還會產生報關費用、保險費等。按照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這些費用都是要計入原材料成本的,但在實務中要區(qū)別對待,因為會計理論是在完全理想化的前提下展開論述的,而實際情況與假設前提會大相徑庭。如運輸費、來料加工的報關進口材料的報關費、保險費等的處理,實務中單據傳遞不及時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加上業(yè)務流程不規(guī)范、部門之間溝通不順暢,財務人員不了解采購條款。通常是在采購材料入賬后一段時間,運輸費用單據才傳遞到財務部門。
如果某單位的運輸承包給運輸公司,幾個月結算一次運輸費,單據傳遞就更慢了,來料加工的報關進口材料的報關費、保險費等費用單據的傳遞也是如此。這些費用的金額,有些是無法預知的,有些實際的金額會不同于合同的約定,如在收到單據后,調整原材料的入賬價值,就會造成財務數(shù)據一直處在修改狀態(tài)。這樣處理不僅煩瑣,而且在某些情況下是根本無法實現(xiàn)的。對于這類費用應單獨設置費用項目,作為期間費用核算。由于這類費用在原材料的成本中的比重較小,這樣處理可以不用經常修改原材料成本數(shù)據,簡化會計處理,只要前后各期采用相同的處理方法,同一原材料之間的采購價格之間就有可比性。又如增值稅的處理,小規(guī)模納稅人由于采購原材料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不能抵扣,所以計入原材料成本;而一般納稅人由于其進項稅額可以抵扣,不能計入原材料成本。實際操作中會出現(xiàn)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而其進項稅額又要記入成本。對于那些無法認定是否能抵扣的物資采購,處理起來就較困難。無論財務人員采用那種處理方法,一定要保持前后各期一致。
二是動力費用的處理。動力費用主要包括水費和電費。很多企業(yè)生產用水電、辦公用水電、宿舍用水電和食堂用水電等共用一個水表或電表,很難分清生產用水電和其他用水電,給成本核算帶來了困難。如果分表使用,需要重新改造動力系統(tǒng),不僅工程較大,且可能效益遠小于為此而付出的代價。對于這個問題,可采用按一定的比例分攤的方法來處理水電費,但要前后各期一致。
三是要區(qū)分可控成本費用和不可控成本費用。開展成本費用控制,只有在核算相對準確的前提下,成本分析才能找出存在的問題,為下一步的成本控制指明方向。因此,在會計科目的設置上,盡可能區(qū)分可控費用和不可控費用,這樣便于數(shù)據的歸集、分析和控制。
(2)明確制定成本費用標準
成本費用標準是支出是否合理的參考依據,因此此標準一定要符合經營的實際情況,而且要有一定的壓力,需要經過努力才能實現(xiàn)。可以成本費用歷史數(shù)據為基礎,但是,歷史數(shù)據只是過去實際支出的數(shù),并不代表合理性。要詳細分析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益,結合可以預見的變化進行調整。
(3)領導重視與全員參與,增強員工成本意識
成本費用控制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各部門密切配合,得到高層領導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而企業(yè)的日常事務,是由廣大員工來執(zhí)行的,他們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成本費用水平。因此,要加強宣傳,使成本費用理念深入人心,讓每一個員工知道,他們的行為也會對公司的成本造成影響。
2.加強對成本費用形成過程的控制
(1)加強對采購、存儲過程的控制
加強物料購進管理是抓好降本增效的第一道環(huán)節(jié)。降低采購成本的主要措施是:
第一,采購過程中,要實施貨比三家、招標采購、按質論價的物資采購原則,以做到質優(yōu)價廉,并盡可能做到就近采購,以減少原材料的運輸費用。同時,盡可能做到定點采購,以保證原材料的質量和交貨期。
第二,加強物資采購的計量和質量管理。進廠的物資,一定要嚴格計量和檢驗,防止質次價高、數(shù)量不足的貨物進廠。采購合同的簽訂、執(zhí)行、計量、檢驗,要由不同的人來執(zhí)行,以防止可能出現(xiàn)的舞弊行為。
第三,制定合理的儲備定額。物資的儲備定額是在一定管理條件下為保證生產順利進行所必要的、經濟合理的物資儲備數(shù)量標準。原材料儲備一定要合理、不同的材料要有不同的標準,特別是大宗原材料和燃料要根據不同的季節(jié)制定不同的合理庫存,以減少資金浪費。實際采購量和進價必須控制在限額之內。
第四,加強存儲管理。倉庫的物資,要做到防火、防盜、防變質。對已經失去使用價值的物品要及時處理。
(2)加強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
實施生產過程控制,降低原材料及動力消耗的成本。
一是改進產品設計,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改進產品結構,降低材料消耗;
二是改進工藝,利用科學技術研制并使用新材料和代用料,力爭做到低投入、高產出;
三是注重邊角余料的回收利用,實行科學配料、集中下料、合理套裁和修舊利廢,使原材料能夠得到充分利用;
四是做好原、燃料的供應儲備工作,按限額領料;
五是提高產品質量,減少廢品損失,開展全面質量管理,建立嚴格的檢驗制度。
(3)加強流通過程的成本控制。流動過程的成本控制主要包括產品包裝、廠外運輸、廣告促銷、銷售機構開支和售后服務等費用。在目前強調加強企業(yè)市場管理職能時,易不顧成本地采取種種促銷手段,反而抵消了利潤增量,要在效益與支出之間進行權衡。
3.加強對成本費用構成的控制
(1)加強對原材料成本的控制
車間施工員和技術檢查員要按圖紙、工藝、工裝要求進行操作,實行首件檢查,防止成批報廢。車間設備員要按工藝規(guī)程規(guī)定的要求監(jiān)督設備維修和使用情況,不合要求不能開工生產。供應部門材料員要按規(guī)定的品種、規(guī)格、材質實行限額發(fā)料,監(jiān)督領料、補料、退料等制度的執(zhí)行。生產調度人員要控制生產批量,合理下料,合理投料,監(jiān)督期量標準的執(zhí)行。車間材料費的日??刂?一般由車間材料核算員負責,要經常收集材料,分析對比,追蹤原因,會同有關部門和人員提出改進措施。
(2)加強對工資費用的控制
工資在成本中占有一定比重,增加工資又被認為是不可逆轉的。工資與勞動定額、工時消耗、工時利用率、工人出勤率與技術熟練程度等因素有關,要減少單位產品中工資的比重,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證工資與效益同步增長。
(3)加強制造費用、營業(yè)費用和管理費的控制
車間經費、企業(yè)營業(yè)費用、管理費用的項目很多,發(fā)生的情況各異。有定額的按定額控制,沒有定額的按各項費用預算進行控制,如采用費用開支手冊、企業(yè)內費用券(又叫本票、企業(yè)內流通券)等形式來實行控制。各個部門、車間、班組分別由有關人員負責控制和監(jiān)督,并提出改進意見。
折疊編輯本段實行意義
實行成本費用控制的意義:
1.通過成本費用控制,可以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企業(yè)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成本費用是抵減利潤的主要因素。降低成本費用,可以增加利潤,進而可以提高企業(yè)整體的經濟效益。
2.通過成本費用控制,可以提高企業(yè)的競爭力企業(yè)的成本費用水平對產品的價格影響重大。若企業(yè)的成本費用水平較低,產品價格就可以定得較低;若成本費用水平較高,低價格就會使企業(yè)處于不利的境地。通過有效的成本費用控制,可以降低企業(yè)的成本費用水平,提高企業(yè)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尤其是在殘酷的價格戰(zhàn)中的競爭力。
3.通過成本費用控制,可以提升社會經濟效益加強成本費用控制,降低成本費用是落實節(jié)能降耗減排的重要舉措,符合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的時代要求。例如,某些物資是國家或社會的稀有資源或不可再生資源,節(jié)約這些物資的消耗,其實就是對資源的一種保護,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降低成本費用,對于提升社會經濟效益,確保未來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
2019-06-27 12:18:25

1、生產費用支出的審核。
對發(fā)生的各項生產費用支出,應根據國家、上級主管部門和本企業(yè)的有關制度、規(guī)定進行嚴格審核,以便對不符合制度和規(guī)定的費用,以及各種浪費,損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經濟責任。
2、確定產品成本明細賬。
企業(yè)的生產類型不同,對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也就有所不同,應根據企業(yè)生產類型的特點和對成本管理的要求,確定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并根據確定的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產品成本明細賬。
3、進行要素費用的分配。
對發(fā)生的各項要素費用進行匯總,編制各種要素費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計入有關的生產成本明細賬。對能確認某一成本計算對象耗用的直接計入費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資,應直接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及其有關的產品成本明細賬;對于不能確認某一費用,則應按其發(fā)生的地噗或用途進行歸集分配,分別記入“制造費用”、“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和“廢品損失”等綜合費用賬戶。
4、進行綜合費用的分配。
對記入“制造費用”、“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和“廢品損失”等賬戶的綜合費用,月終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進行分配,并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以及有關的產品成本明細賬。
5、進行產成品成本的劃分。
通過要素費用和綜合費用的分配,所發(fā)生的各項生產費用的分配,所發(fā)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均已歸集在“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及有關的產品本明細賬中。在沒有在產品的情況下,產品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生產費用即為完工產品總成本;在有在產品的情況下,就需將產品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生產費用按一定的劃分方法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劃分,從而計算出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
6、計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在品種法、分批法下,產品成本明細賬中計算出的完工產品成本即為產品的總成本;分步法下,則需根據各生產步驟成本明細賬進行順序逐步結轉或平行匯總,才能計算出產品的總成本。以產品的總成本除以產品的數(shù)量,就可以計算出產品的單位成本。
2020-01-06 17:12:20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請問老師,企業(yè)承接檔案服務外包(屬于經營范圍),1我們 問
你好,這個一般開其他現(xiàn)代服務*檔案管理就好了 答
老師,第5年年末:對于每張債券:行權支出=6×10=60(元) 問
同學您好,你列的最后的這個式子計算出錯了呢 答
@郭老師,追問次數(shù)用完,3100交3100/1.13*0.13交356. 問
不對 有進項稅額抵扣 答
@郭老師,郭老師有在嗎,關于昨天問你那個計算稅點的 問
600×13%,這里他只算了增值稅的,那還需要你們單位交附加稅印花稅所得稅的 答
老師,請問一下實收資本,股東存入投資款,然后財務交 問
1.?工商變更:一般無需專門變更,認繳制下存入投資款并記賬、年審填報即可;僅特殊行業(yè)(如金融、勞務派遣等實繳要求行業(yè))需按規(guī)定變更。 2.?資金用途:實收資本可用于發(fā)工資、付材料款等公司日常經營,屬合法自有資金,但不得抽逃出資。 答
獲取全部相關問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