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2023-10-24 15:52 來源:網友分享
226
在現代社會中,每一個企業(yè)都需要擁有自己的財務人員,企業(yè)的財務人員平時需要及時的處理企業(yè)所發(fā)生的各種各樣的經濟業(yè)務,需要為企業(yè)的經營者提供會計信息,會計信息是需要有一定的質量要求的,本文將會介紹一下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是怎樣的.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等.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業(yè)應當以實際發(fā)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二、相關性

相關性要求企業(yè)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報告使用者(尤其是投資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對企業(yè)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業(yè)提供的會計信息不能模糊不清、不能晦澀難懂,應當清晰明了,便于財務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業(yè)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具有可比性.

五、實質重于形式

經濟實質重于法律形式.大多數的業(yè)務交易,其法律形式反映了經濟實質;但是,在有些情況下,法律形式沒有反映經濟實質,這就要求會計人員作出職業(yè)判斷,按照業(yè)務的經濟實質進行賬務處理.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業(yè)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完整反映與企業(yè)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和事項,要求將所有重要的交易或事項進行完整、全面的計量、報告.

七、謹慎性

謹慎性要求企業(yè)對(不確定的)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不應低估負債、費用和損失.

八、及時性

及時性要求企業(yè)對于已經發(fā)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及時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及時性要求體現在會計信息收集、加工、披露、報告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及時性對相關性和可靠性起著制約作用.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會計信息造假會有什么后果?

1.一是傳遞錯誤信息,誤導經濟行為.從微觀角度看,會計信息的影響滲透于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包含投資、融資、利益分配的決策、計劃或控制等;從宏觀角度看,會計信息的失真可能引起錯誤的社會經濟政策出臺,并帶來嚴重的社會經濟矛盾.

2.二是損害各方利益,導致企業(yè)虧損.會計信息失真,其實質關系到經濟利益的分配.此外,企業(yè)對產品銷售收入的確認,企業(yè)受隱瞞收入、降低利潤,減少稅金的利益驅動,可能減少確認數額,推遲確認時間,反之,若經營者想夸大經營業(yè)績,也會相應歪曲這一信息.  3.三是擾亂經濟秩序,誘發(fā)經濟犯罪.假造會計票據、亂攤成本、設"兩本賬"、偷逃國家稅收、轉移國家資金搞"小金庫"等,這些行為會導致生產經營活動無法科學化、制度化,企業(yè)秩序混亂.錯誤的會計信息使國家財力不能有效集中,影響政府職能的發(fā)揮,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4.四是會計信息失真削弱了國家財經法紀的權威性.會計信息失真,實際上使操作人員在執(zhí)行國家財經法紀的行為上大打折扣,或者說是在實際操作中降低了執(zhí)行財經法紀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國家財經法紀的踐踏.

會計造假應付的法律責任

會計造假直接侵犯了國家和有關方的利益,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是一種嚴重的違法、違紀行為.會計造假應當受到以下法律責任:

1.要承擔經濟責任.

2.情節(jié)嚴重的造假行為,財務會計和單位負責人難辭其咎,再也不能以"不懂業(yè)務""不了解情況"等借口來推卸或減輕罪責.

3.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并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對其中的會計人員,并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書.

虛假會計信息會產生的后果非常嚴重,同時會計,違反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準則制度,做假賬和編制虛假會計報表的行為,這種行為直接侵犯了國家和有關方的利益,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是一種嚴重的違法、違紀行為.

以上詳細介紹了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是怎樣的,也介紹了會計信息造假會有什么后果以及會計造假應負的法律責任.通過本文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文章
  • 成本毛利率怎么計算才準確
    成本毛利率怎么計算才準確?按照財務指標的計算規(guī)定,針對企業(yè)成本費用的買利率指標的計算,通常是采用銷售收入減去銷售成本,得出來的數額再除以銷售收入乘以百分比即可。因為企業(yè)的毛利率指標是直接反映了企業(yè)扣除直接成本之后的利潤空間,是企業(yè)在核算利潤數額的直接指標。關于企業(yè)成本毛利率的計算公式相關的知識都在這里,歡迎你們來閱讀下述文章,希望對你們學習有所啟發(fā)。
    2025-06-30 28
相關問題
  • 政府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和企業(yè)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區(qū)別和原因

    同學你好,區(qū)別如下,原因是獲取信息的側重點不同,編制信息的主體不同。 政府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包括可靠性、全面性、相關性、及時性、可比性、可理解性和實質重于形式7個方面。 1可靠性。政府會計主體應當以實際發(fā)生的經濟業(yè)務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核算,如實反映各項會計要素的情況和結果,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 2全面性。政府會計主體應當將發(fā)生的各項經濟業(yè)務或者事項統(tǒng)一納入會計核算,確保會計信息能夠全面反映政府會計主體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財務狀況、運行情況、現金流量等。 3相關性。政府會計主體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反映政府會計主體公共受托責任履行情況以及報告使用者決策或者監(jiān)督、管理的需要相關,有助于報告使用者對政府會計主體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 4及時性。政府會計主體對已經發(fā)生的經濟業(yè)務或者事項,應當及時進行會計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5可比性。政府會計主體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具有可比性。同一政府會計主體不同時期發(fā)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經濟業(yè)務或者事項,應當采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不同政府會計主體發(fā)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經濟業(yè)務或者事項,應當采用一致的會計政策,確保政府會計信息口徑一致,相互可比。 6可理解性。政府會計主體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于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7實質重于形式。政府會計主體應當按照經濟業(yè)務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不限于以經濟業(yè)務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企業(yè)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是對企業(yè)財務報告中所提供會計信息質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財務報告中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對投資者等信息使用者決策有用應具備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等8個方面。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業(yè)應當以實際發(fā)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的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二、相關性 相關性要求企業(yè)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于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對企業(yè)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業(yè)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于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業(yè)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具有可比性。具體包括下列要求: (一)同一企業(yè)對于不同時期發(fā)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采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 (二)不同企業(yè)發(fā)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采用規(guī)定的會計政策,確保會計信息口徑一致、相互可比,即對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不同企業(yè)應當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會計政策,以使不同企業(yè)按照一致的確認、計量和報告基礎提供有關會計信息。 五、實質重于形式 實質重于形式要求企業(yè)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如果企業(yè)僅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那么就容易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無法如實反映經濟現實和實際情況。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業(yè)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yè)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 七、謹慎性 謹慎性要求企業(yè)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八、及時性 及時性要求企業(yè)對于已經發(fā)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及時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您好,請問是什么業(yè)務呢

  • 會計八大信息質量要求

    會計八大信息質量要求分別是那些?分別為什么意思?請一定通俗的回答并解釋,非常感謝!拜托啦

  •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有哪些

    你好,主要有1.可靠性原則 可靠性原則是對會計工作的基本要求。會計工作提供信息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需要,因此,提供會計信息應該做到內容真實、數字準確、資料可靠。在會計核算中堅持可靠性原則,就是要在會計核算時客觀地反映企業(yè)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開展會計工作時,應當正確運用會計原則和方法,準確反映企業(yè)的實際情況;所提供的會汁信息應當能夠經受驗證,核實其真實性。 如果企業(yè)的會計核算工作不是以實際發(fā)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沒有如實地反映企業(yè)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那么會計工作就失去了存存的意義,甚至會誤導會計信息使用者,導致決策的失誤。 2.相關性原則 會計的主要目標就是向有關各方提供對其決策有用的信息,如果所提供的信息對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沒有什么作用,不能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就不具有相關性。 信息的價值在于其與決策相關,有助于決策。相關的會計信息能夠幫助會計信息使用者評價過去的決策,證實或修正某些預測,從而具有反饋價值;相關的會計信息還能夠幫助會計信息使用荇做出預測、作出決策,從而具有預測價值。在會計核算工作中堅持相關性原則,就是要求相關人員在收集、加工、處理和提供會計信息的過程中,充分考慮會計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特定用途的會計信息,不一定都能通過財務會計報告中的形式來提供,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加以提供。 3.可理解性原則 根據可理解性原則的要求,會計記錄應當清晰,賬戶對應關系應當明確,文字摘要應當清楚,數字金額應當準確,以便會計信息使用者能準確、完整地把握信息的內容,更好地加以利用。 在會計核算工作中,應堅持可理解性原則,會計記錄應當準確、清晰;在填制會汁憑證、登記會計賬簿時,必須做到依據合法、賬戶對應關系清楚、文字摘要完整;在編制會汁報表時,保證項目勾稽關系清楚、項日完整、數字準確。如果企業(yè)的會計核算和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不能做到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則不符合可理解性原則的要求,也就不能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需求。 4.可比性原則 可比性原則要求企業(yè)的會計核算應當按照國家統(tǒng)一的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進行,使所有企業(yè)的會計核算都建立在相互可比的基礎上。只要是相同的交易或事項,就應當采用相同的會計處理方法。會計處理方法的統(tǒng)一是保證會計信息相互比的基礎。不同的企業(yè)可能處于不同行業(yè)、不同地區(qū),經濟業(yè)務發(fā)生于不同時點,為了保證會計信息能夠滿足決策需要,便于比較不同企業(yè)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企業(yè)應當遵循可比性原則的要求。 5.實質重于形式原則 在某些情況下,經濟業(yè)務的實質可能與其法律形式脫節(jié),為此,會計人員應當根據經濟業(yè)務的實質來選擇會計政策,而不能拘泥于其法律形式。 在實際工作中,交易或事項的外在法律形式或人為形式并不總能完全反映其實質內容。要想使會計信息反映其所擬反映的交易或事項,就必須以交易或事項的實質和經濟現實為基礎,而不能僅僅根據它們的法律形式進行核算和反映。例如,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資產,雖然從法律形式上看,承租企業(yè)并不擁有其所有權,但是由于租賃合同中規(guī)定的租賃期相當長,接近于該資產的使用壽命,租賃期結束時,承租企業(yè)有優(yōu)先購買該資產的選擇權;在租賃期內,承租企業(yè)有權支配資產并從中受益。因此,從其經濟實質來看,企業(yè)能夠控制其創(chuàng)造的未來經濟利益,所以在會計核算上將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資產視為承租企業(yè)的資產。 6.重要性原則 對于重要的交易或事項,應當單獨、詳細地反映;對于不具重要性、不會導致投資者等有關各方決策失誤或誤解的交易或事項,可以合并、粗略地反映,以節(jié)省提供會計信息的成本。 對于資產、負債、損益等有較大影響并能進而影響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據以做出合理判斷的重要會計事項,必須按照規(guī)定的會計方法和程序進行處理,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予以允分、準確的披露;對于次要的會計事項,在不影響會計信息真實性和不至于誤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做出正確判斷的前提下,可以適當作簡化處理。重要性原則與會計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關,堅持重要性原則,就能夠使提供會計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對于那些不重要的項目,如果也采用嚴格的會計程序,分別核算、分項反映,就會導致會計信息的成本大于收益。 在評價某些項目的重要性時,其結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會計人員的職業(yè)判斷。一般來說,應當從質和量兩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從性質方面來說,當某一項事項有可能對決策產生一定影響時,就屬于重要性項日;從數量方面來說,當某一項目的數量達到一定規(guī)模時,就可能對決策產生影響,也屬于重要項目。 7.謹慎性原則 在資產計價及損益確定時,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法或金額可供選擇,則應當選擇能使本期凈資產和利潤較低的方法或金額。需要注意的是,謹慎性原則并不意味著企業(yè)可以任意設置各種“秘密準備”,否則就屬于濫用謹慎性原則,將被視為重大會計差錯,需要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 企業(yè)的經營活動充滿著風險和不確定性,當企業(yè)在面臨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需做出職業(yè)判斷時,應當保持必要的謹慎,充分估計到各種風險和損失,既不高估資產或收益,也不低估負債或費用。例如,企業(yè)應當定期或者至少在每年年度終了時,對可能發(fā)生的各項資產損失計提減值準備等,就充分體現了謹慎性原則對會計信息的修正。 8.及時性原則 會計信息的價值在于幫助會計信息使用者作出經營決策。會計信息具有時效性,即使是客觀、可比、相關的會計信息,如果不及時提供,對于會計信息使用者也沒有任何意義,甚至還可能會誤導會計信息使川者。如果企業(yè)的會計核算不能及時進行,會計信息不能及時提供,就無助于經營決策,就不符合及時性原則的要求。在會計核算過程中,要堅持及時性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及時收集會計信息,即在經濟業(yè)務發(fā)生后,及時收集、整理各種原始單據。 (2)及時處理會計信息,即在國家統(tǒng)一的會計制度規(guī)定的時限內,及時編制出財務會計報告。 (3)及時傳遞會計信息,即在國家統(tǒng)一的會計制度規(guī)定的時限內,及時將編制出的財務會計報告?zhèn)鬟f給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

  •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有哪些?

    你好,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有謹慎性,實質大于形式,相關性和重要性,基本這幾個最重要,還有可理解性等等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